-
标准之外:弗朗索瓦·奥宗电影研究
-
作者:
李雪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法国电影
弗朗索瓦·奥宗
酷儿电影
女性形象
-
描述:
弗朗索瓦·奥宗是法国新生代中最受瞩目的导演之一,同时他也是法国电影十分鲜明的个案,被人称为法国电影界的“异类”。从1998年首部长片《失魂家族》起,他的影片就大多描述边缘人物及边缘情感,对“道德标准”的逾越一直备受争议。而电影路上兼收并蓄的电影口味使他能集众家之所长为己所用,尤其是对电影大师影像风格与镜头语言的借用与拼接,在他的电影里时常出现。将“边缘”人物(同性恋、双性恋及女性等)及其情感置于观众所感知的“中心”,不仅体现在镜头语言,也体现在奥宗的电影制片选择上,他从早期短片时期与长片初期的个人化表达到
-
茅盾和德莱塞小说中“幻灭性”人物形象比较研究
-
作者:
吴雪梅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观情绪
反复性
茅盾
西奥多·德莱塞
“幻灭性”人物形象
-
描述:
同为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和德莱塞都坚持全面再现现实生活的创作主张。虽然由于所处社会环境、接触现实的不同,导致他们的作品在具体内容上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茅盾和德莱塞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有过悲观、“幻灭”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不仅源于亲身经历,更有对周围世界的观察所得。因此,他们在小说中不约而同地塑造了一批具有“反复性”特征的“幻灭性”人物形象。但是影响两位作家创作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创作观念等不尽相同,使得他们笔下的“幻灭性”人物形象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就作品的思想内容而言,首先,他们都塑造了生活型、理想
-
女性与自然
-
作者:
康雪曼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童
悲剧
自然
和谐
女性
-
描述:
苏童是我国当代文坛上较有影响力的作家,虽为男性,但他擅于塑造不同身份、各种性格的女性,他用饱满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颂莲们”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因此,苏童在小说界享有“红粉杀手”的称号,而这也取决于苏童对女性的正确审视。在对女性生存之痛的关注点上,他消解了传统小说中女人和男人的对立冲突模式,选择了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对立冲突模式。他的小说对女性投入了更多的关怀,他用客观平实的笔调描写着女性在没有自我的男权社会苦苦挣扎的生存状态,从而展现着她们的生存困境。一方面,苏童对女性的不幸与坎坷的命运表现了最诚挚的同情与关怀,
-
波伏瓦女性主义思想及当代意义探讨
-
作者:
何雪梅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女性形象研究
波伏瓦
女性主义思想
第二性
-
描述:
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Beauvroir 1908—1986),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女性之一”,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称她为“法国和全世界的最杰出作家”。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先驱,她受到了同时代和后代人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她的女性主义思想和理论对全世界的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法国当代女作家、存在主义文学家、女权运动的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波伏瓦一生著述颇丰,其小说和批评散文无不散发着浓烈的女性主义气息,尤其是她的论著——《第二性》,集中体现了她的存在主义女性主义思想
-
元代汉族平民妇女家庭生活研究
-
作者:
位雪燕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生活
平民
妇女
元代
汉族
-
描述:
蒙古族统治下的元朝,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国际交往活跃、城市经济繁荣,生活在此背景下的汉族平民妇女,她们的生活呈现出与前朝不同的特色。本文通过对元代汉族平民妇女的家庭生活进行分析,以历史学的研究视角,结合文学作品,借鉴女性学和社会学的一些概念和方法,运用文史互证的方法,力图展现元代汉族平民妇女的家庭生活状况,以期对元代两性社会给予比较真实的再现和补充。全文分绪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言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元代妇女史研究状况,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对元代汉族平民妇女进行了概念定义,并介绍了元代汉族平民妇女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