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和德莱塞小说中“幻灭性”人物形象比较研究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6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吴雪梅
【关键词】 悲观情绪 反复性 茅盾 西奥多·德莱塞 “幻灭性”人物形象
【摘要】同为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和德莱塞都坚持全面再现现实生活的创作主张。虽然由于所处社会环境、接触现实的不同,导致他们的作品在具体内容上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茅盾和德莱塞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有过悲观、“幻灭”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不仅源于亲身经历,更有对周围世界的观察所得。因此,他们在小说中不约而同地塑造了一批具有“反复性”特征的“幻灭性”人物形象。但是影响两位作家创作的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创作观念等不尽相同,使得他们笔下的“幻灭性”人物形象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就作品的思想内容而言,首先,他们都塑造了生活型、理想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年度】2016
【导师姓名】向天渊
【分类号】I106.4-03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试论德莱塞独特的女性观 作者:段宇航 年份:2009
- 2、珍妮姑娘的悲剧成因 作者:康春艳 年份:2008
- 3、共同的挑战,不同的命运:对爱德娜和嘉莉妹妹觉醒历程的对比分析 作者:赵冬梅 年份:2009
- 4、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周景雷 年份:2004
- 5、论茅盾《蚀》三部曲中的“时代女性”形象 作者:肖元 年份:2017
- 6、“命运女神”与“时代女性”的遇合——茅盾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与北欧神话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张岩 年份: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