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雪】搜索到相关结果 155 条
-
被叙述的客体:谈电影《茉莉花开》中男性的凝视
-
作者:
马雪英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凝视
男权社会
女性主义
-
描述:
电影《茉莉花开》以三代女性的故事为主线叙述了三代女性不同的命运和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主要歌颂了新时期女性独立向上的生活状态。但在影片的背后,三代女人都没有逃脱被抛弃的命运,女性依然是在男性凝视的目光中出现,而男性理想中的女性形象——"花"则是在被男性抛弃后的淡然,回归于一种天然的母性达到与男权社会的和解,男性始终在背后控制着叙事,女性成为被叙述的客体。
-
清水出芙蓉:析曹丕《燕歌行》的美学意蕴
-
作者:
马雪艳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燕歌行》
相思
美
-
描述:
曹丕的《燕歌行》是一首具有多重美感的诗歌。它用简约之笔绘就了一幅典型的秋意图,呈现出物境之美;它的形象之美体现在诗中塑造了一位美丽、哀怨、深情的女性形象;作品为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而具有一种幻境之美。
-
从海明威的创作看其复杂的女性观
-
作者:
李洪雪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隐衷
海明威
-
描述: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女性虽然不是他写作的重点,却也是他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可以概括为“天使”和“恶魔”两种,且这两种形象是同时并存的。本文从这两种形象入手,对海明威复杂的女性观及其隐衷进行解读。
-
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性人物
-
作者:
张雪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虚幻
冷漠
幻象
女性
-
描述:
菲茨杰拉德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揭示的是爱情在那个时代只是一个幻象,而冷漠无知却是众多女性的本质。在小说中作者塑造出3个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教养、性格气质迥异却具有依附男人而生活、靠男人的追逐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共同特质的女性人物。
-
海明威笔下的新女性——读《永别了,武器》再议凯瑟琳·巴克莱
-
作者:
张雪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争背景
文本内容
女性主义
-
描述:
海明威的著名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巴克莱的形象近些年来引起了读者对她的兴趣并饱受评论界争议。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通过对凯瑟琳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的新女性形象。相对于以往读者对其的消极评价,本文从小说创作背景及内容出发以女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经典的女性形象。
-
柳的原型意象初探
-
作者:
韦梦雪
来源: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
原型意象
春天
离别
女性
-
描述:
柳作为一种原型意象,蕴涵的丰富非其它意象可比。综合起来看,至少有三种:一是象征离别,蕴含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别后的绵绵相思之苦。古代有折柳送行人的习俗,诗人多采用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表现。二是用杨柳象征春天,柳眼、柳芽、柳丝、柳叶、柳花、柳絮,皆是诗人吟咏的对象。三是以柳喻人,寄寓身世之感。既有男性诗人用以比拟心目中美好的女性形象,也有女性自比自叹,自抒胸怀。
-
米罗的晚期作品
-
作者:
诸迪
华天雪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洛内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象征语言
作品
绘画
象征性
超现实主义
女性形象
象征主义
-
描述:
米罗的晚期作品[德]哈约·迪克丁诸迪,华天雪译1956年米罗搬进了他在帕尔马附近建的宽大画室,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愿望。这所房子是由建筑师塞尔特设计的。从很多方面来看,这次从巴塞罗那到帕尔马的迁居都标志着米罗新阶段的开始。在这之前,他已是一位享有世界声...
-
灵魂之语——解读乔治·艾略特的《亚当·贝德》
-
作者:
张雪
来源: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魂
现实主义
道德
声音
乔治·艾略特
音乐
-
描述:
乔治·艾略特作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在《亚当·贝德》中借助音乐艺术 ,成功地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 ,对比两个女性形象 ,使音乐这种客观载体披上了一层浓厚的道德外衣 ,展现了人物独特的个性魅力。
-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小说中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李小雪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巴尔加斯·略萨
女性形象
-
描述: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是当代文坛最具权威的拉美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以结构的新颖见长,被许多评论家称为结构主义大师,2010年瑞典皇家文学院颁发给他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综观他长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淡去“中心”男性人物形象后,作品中剥落出的女性形象也颇为丰富,极具表现力和张力。本文主要从女性视角的角度出发,运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以及心理精神分析学的理论解读巴尔加斯·略萨小说中女性形象。通过对小说中女性形象细致入微地分析,试图探讨巴尔加斯·略萨的女性观和
-
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郑雪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移民
严歌苓
女性
-
描述:
严歌苓作为一个人生经历丰富的女性作家,军队的生活、战场的硝烟、文革的动乱、婚姻的失败、异国的艰难等经历给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素材。而她多重的文化身份给予了她文学创作无尽的想象空间。她的思想随着地域的变迁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突出的表现在她笔下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中。第一部分描写了严歌苓在移民前所塑造的军旅女性形象。由于其自身的经历,军旅女性的塑造都带有着作家影子。这些女性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她们带着崇高的理想投身于军队,却受到政治和男权的打压。在政治的规范中逐渐迷失了自我,最后沦为政治塑造下的没有自我意识的“
<
1
2
3
...
5
6
7
...
14
15
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