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陈静,王蓓】搜索到相关结果 50 条
-
一次伤感的缅怀之外——《长恨歌》中的怀旧情调和女性自我
-
作者:
陈静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情调
上海
电影作品
女性自我
影片
王琦瑶
香港电影
女性形象
长恨歌
-
描述:
电影《长恨歌》的英文名是“Everlasting Regret”, 意为永久的、持续的遗憾。关锦鹏的新作《长恨歌》是又一部定位鲜明的“老上海”怀旧电影作品。九十年代以来,对“老上海”的怀旧导致了一股电影创作热潮, “繁华旧梦,乱世恩怨”一时间成为华语影坛关注的焦点。时光的无情流逝引发了所谓的怀旧。所谓的“老上
-
城市社区老年妇女社会参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
-
作者:
陈静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和发展权
生活方式
社会参与
生活质量
和谐社会
城市老年妇女
-
描述:
通过对河北省保定市的老年妇女进行抽样调查,选取年龄、身体状况、政治面貌、经济收入、性格的影响及中年时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等变量分析其对老年妇女参与经济活动、娱乐休闲活动、志愿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活动、人际交往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发现目前老年妇女最喜爱的社会活动是娱乐休闲类活动,例如唱歌跳舞和体育健身等对身体和心理压力较小、花费较低的活动.建议以社区为单位关心老年妇女的生活,为老年妇女组织适宜的活动;弘扬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通过媒体加强社会对老年妇女价值的全面认识.
-
寻根:非洲祖先文化在托妮·莫里森作品中的表现
-
作者:
王蓓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非洲文化
祖先
女性形象
-
描述:
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从1970年起至今,她共著有八部长篇小说。本论文通过对其中四篇小说《所罗门之歌》(1977)、《柏油娃》(1981)、《宠儿》(1987)、《爵士乐》(1992)的分析,探讨了莫里森作为一名美国黑人女作家,不仅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更受到非洲传统文化影响的一面。笔者通过对渗透于该四篇小说中的根植于非洲大陆的黑人民间传说、神话以及一些非洲宇宙哲学如相信神灵、祖先灵魂和非祖先灵魂的存在等等的分析,发现这四部小说享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强调祖先的重要性,这也是非
-
《七日谈》中女性面对婚姻的不忠
-
作者:
王蓓丽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七日谈
婚姻
不忠
女性
-
描述:
十六世纪的法国正处于文艺复兴伊始,法国文学亦是如此。在众多作家中,玛格丽特•德•纳瓦尔是地位相当特殊的一位。首先,她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女性作家;其次,她拥有显赫的王室头衔——她是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姐姐,纳瓦尔国王的妻子,亨利四世的外祖母;最后,她是当时人文主义者的资助者和保护人。良好的家庭背景使得德•纳瓦尔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此外,当时的宗教改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家的思想。这位集智慧和权势于一身的女性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倾其心血创作了《七日谈》。《七日谈》是德•纳瓦尔模仿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而创作
-
电视剧《风和日丽》的女性主义批评
-
作者:
陈静
蒋盼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父亲
小翼
恋父情结
父权制意识形态
母亲
生父
女性题材
女性形象
电视剧
-
描述:
2012年6月,被誉为女性情感史诗的电视剧《风和日丽》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黄金档热播。该剧改编自艾伟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成长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女子杨小翼为了寻找生父而饱经磨难的一生。杨小翼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在成长过程中父亲的缺席导致她屡受质疑。一次偶然去电影院,母亲在抗美援朝的纪录片中发现了父亲,父亲此时是志愿军高级将领。母亲北上寻夫,独自归来后失意自杀未遂,自此对北京之旅避而不谈。而刘云石的出现,以及他对杨小翼母女的悉心照顾让杨小翼误信他就是自己的生父。一系列矛盾冲突之后,杨小翼终于获知自己的身世之
-
《妇女杂志》研究述评
-
作者:
陈静
姜彦臣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杂志》
期刊
综述
女性
-
描述:
《妇女杂志》(1915—1931)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著名的妇女刊物之一。对其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关注者来自欧洲、日本和中国台湾。在中国大陆学界,对《妇女杂志》的研究始于2002年,迄今,共发表相关论文77篇,2008年以后,研究热度明显升高。已有研究涉及到了十个学科,以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占比重最大。自2005年起,各级科学基金项目开始资助与《妇女杂志》相关的研究。从研究热点看,办刊宗旨、教育问题、职业问题、女性形象、婚恋观问题的研究关注度较高。近几年来,陋俗问题、服饰文化、女性身体、上海女
-
析《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中的多元错位现象
-
作者:
陈静文
来源:
科教导刊(中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雪花和秘密的扇子》
错位
情感
环境
-
描述:
华裔作家邝丽莎的作品《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一经问世便获得广泛的好评,其塑造的清末封建时期典型的女性形象和凄婉的"老同"情谊让读者印象深刻。小说里错综的人物情感及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展现了小说艺术手法中多元错位现象:人物和外部环境的错位、人物情感的错位以及人物命运的错位。
-
中国近代女性胸部时尚
-
作者:
陈静杰
来源:
中国服装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服饰
近代
背心
中国
肚兜
文胸
-
描述:
回眸上世纪,具体而细微地感受着经历百年沧桑的中国女性形象和风貌的变化,她们历经了束胸-放开-再束胸-再放开的这一历史过程,表达的不只是单纯的个体态度,还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所有,关于意识,关于审美,关于观念……
-
艾·巴·辛格:两性关系观察者:评《冤家,一个爱情故事》中的女性人物
-
作者:
陈静
宋宝梅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一个爱情故事》
《冤家
两性关系
艾·巴·辛格
-
描述:
艾.巴.辛格被称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美国犹太裔作家,其代表作《冤家,一个爱情故事》通过对男主人公与妻子、情人、前妻之间复杂的两性关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美国犹太移民的生活状态。本文拟通过对辛格笔下的两性关系的分析,深入探讨《冤家,一个爱情故事》中三位女性人物所担负的责任。
-
浅谈川端康成笔下女性人物的美学特质:以《伊豆的舞女》《雪国》为例
-
作者:
陈静
许瑞芳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传统
自然
心灵
川端康成
-
描述:
川端康成擅长描写女性,也喜欢表现女性。他的作品注重刻画女性的人格与心灵之美。同时,他深受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继承了古代人与自然合一的文学传统,通过写自然展示女性之美,通过写女性感受自然之美。女性美与心灵美、自然美相融合,形成川端笔下独特的女性美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