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陈静,张一立】搜索到相关结果 47 条
-
外国文学教学与女大学生双性人格培养
-
作者:
陈静
张一立
来源:
文学教育(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教学
双性人格
女大学生
人格培养
-
描述:
当下女大学生这一群体普遍存在的人格教育问题,结合文学作品,在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中强化对女大学生人格培养与人格提升具有现实意义。在教学中关注外国文学作品中双性人格的女性形象可唤起女大学生学生培养双性人格的内在意识。
-
夹缝中被迫独立──论亦舒作品之女性形象
-
作者:
陈静
来源:
长江丛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亦舒作品
被迫独立
女性形象
-
描述:
亦舒小说在讲述女性的婚恋故事中,反映了女性的真实情感体验,从而表现出现代女性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发展。通过探讨亦舒作品中现代都市女性在现实社会夹缝中的艰难生存的历史语境,揭示作品中的众多女性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意识是逼于无奈的独立。
-
鲜花为谁怒放和凋零(上):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女性形象归类
-
作者:
陈静
来源:
新课程(中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分类
-
描述:
人们常把女性比作鲜花,比作流水。古往今来,我国许多的文学作品对女性的形象和品质都有着高度的评价,但这些美丽的女子往往以悲剧结束她们的一生。品评她们的人生轨迹,大体说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七种类型。
-
解读艾丽斯·沃克小说的创作背景及女性形象
-
作者:
陈静
来源: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创作背景
女性形象
艾丽斯·沃克
-
描述: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小说主要以刻画黑人女性形象为主。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一个男性中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体现了黑人女性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状态。本文解读了艾丽斯.沃克小说的创作背景,并从受男权社会欺凌污辱的女性、走出围城觉醒的女性到自尊、自立、自强的女性等三个层面,对小说中女性形象进行了深刻剖析。
-
鲜花为谁怒放和凋零(上)
-
作者:
陈静
来源:
新课程(中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命运
女性形象
分类
-
描述:
人们常把女性比作鲜花,比作流水。古往今来,我国许多的文学作品对女性的形象和品质都有着高度的评价,但这些美丽的女子往往以悲剧结束她们的一生。品评她们的人生轨迹,大体说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七种类型。
-
张爱玲笔下的“病”女形象研究
-
作者:
陈静
来源: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女性意识
“病”女形象
-
描述:
张爱玲小说中描绘了很多患病的女性形象:从《花凋》《心经》中的青春少女,到《红玫瑰与白玫瑰》《年青的时候》中的青年少妇,再到《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囊括了从青年至老年变态性心理发展历程的形象。这些原本应是风华正茂、如花似玉的女子纷纷患病,或是生理疾病,或是心理疾病,然而归根结底都是心理疾病。这些疾病,与当时女性艰难的生存处境是不可分割的。女性没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再加上婚恋生活与家庭生活不幸,在精神上处于受压迫的状态。疾病,是女性在父权制社会和家庭压迫下的无奈消极的反抗。张爱玲对“病”女形象的刻画,既有着自己
-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述评
-
作者:
陈静
来源:
前沿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节剧
凝视
颠覆性阅读
文化研究
-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发端至今已逾40多年,历经了女性形象批评、符号批评、情节剧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等阶段,其间不断融合与借鉴其他学科理论及方法,由单一步入多元化,取得不俗成果。本文梳理了西方当代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流变阶段。
-
如果爱只有简单笔画:试析安娜与繁漪之异同
-
作者:
陈静
来源: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异
繁漪
安娜
相似
-
描述:
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和曹禺笔下的繁漪虽然出自不同作家之手,但她们是世界文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虽然两个人物生活的国度不同、生存的社会环境、思想信念、感情色调等因素的不尽相同,但她们之间存在着诸多相同的方面,即微妙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本文从多角度对这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作者笔下的人物进行比较分析,说明如果爱只有简单笔画,那么由爱构筑起的婚姻要比爱的本来意义复杂得多。
-
前赴后继的三位女性形象
-
作者:
陈静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前赴后继的三位女性形象
-
一次伤感的缅怀之外——《长恨歌》中的怀旧情调和女性自我
-
作者:
陈静
来源:
电影新作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情调
上海
电影作品
女性自我
影片
王琦瑶
香港电影
女性形象
长恨歌
-
描述:
电影《长恨歌》的英文名是“Everlasting Regret”, 意为永久的、持续的遗憾。关锦鹏的新作《长恨歌》是又一部定位鲜明的“老上海”怀旧电影作品。九十年代以来,对“老上海”的怀旧导致了一股电影创作热潮, “繁华旧梦,乱世恩怨”一时间成为华语影坛关注的焦点。时光的无情流逝引发了所谓的怀旧。所谓的“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