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国电影塑造的中国女性形象 1990-2001
作者: 杨静   来源: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美国   1990   2001   人物形象   电影评论   女性  
描述: 本书主要讨论1990~2000年间8部以中国女性为主角、背景设置在中国大陆及其周边的美国电影文本。通过分析中国女性形象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继承或者变化的方式,解释美国文化或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与变化。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人物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杨静   来源: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人物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在《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亨利·詹姆斯通过男作家独有的女性意识和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群与前人迥异的人物形象。作家认真审视女性和男性,严肃地思考女性在父权社会中存在的价值。从女性主义视角看来,小说中有三类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在压抑和反压抑中追寻自我意识和主体存在";与之对立的是一位道貌岸然、口是心非的父权思想卫道士——奥斯蒙德。
社会转型时期美国女性就业特征与影响(1870-1920)
作者: 杨静   来源: 史学集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女性就业   社会转型时期  
描述: 1870年至1920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步实现,美国经济发展速度空前,创造出了大量就业岗位,并由此形成了一股女性就业高潮。该时期美国就业女性以年轻的单身女性为主,工作岗位高度集中在家庭服务业、制造业、白领以及专门行业中,且具有明显的因种族和民族而导致的就业差异特征。美国女性大量进入就业领域提升了自己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她们传统的婚恋观和家庭观受到冲击,并促使美国妇女从传统女性向现代新女性形象转变。
女性研究对青年研究的哲学启示
作者: 肖峰   陈英   来源: 中国青年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差异与平等   女性研究   青年研究  
描述: 女性在性别关系中以及青年在代际关系中同等地作为"他者"所处的本体论地位,性沟与代沟中存在的身份认同差异以及由此而提出的超越父权制的政治诉求与解放意识使得女性研究与青年研究可以达成类同的理论批判结构,并形成共同的政治实践意识。相比较而言,女性研究发展了更成熟的研究范式,形成了更系统的性别分析方法与理论批判意识,这些分析方法与批判意识对青年研究都构成一种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哲学方法论启示,并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提供借鉴。
性别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之于妇女解放的历史意蕴
作者: 陈英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性别问题   妇女解放   女性主义  
描述: 性别不平等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这一社会问题不仅表现为经济关系中性别化的生产关系与政治关系中性别化的权力关系,同时表现为父权制文化中性别化的意识形态结构,并且两者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加强的结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以历史为视角批判地审视社会发展,指出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意识源出于一定的社会存在,一方面社会发展也受到存在于一定社会意识空间中的价值原则的引导。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女人是性别关系的总和,这种性别关系既是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历史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为女性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