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国现代小说变形女性形象悲剧溯源
作者: 陈娟   王博   来源: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形女性   悲剧溯源   现代小说  
描述: 变形既是一种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古往今来,女性的变形现象都尤为严重,女性的变形悲剧也实在值得深思。文章主要以老舍、张爱玲、凌淑华及林海音的现代小说作品为蓝本,阐述变形女性形象的特征、产生变形悲剧的原因及对其现实社会的启示。同时,也呼吁人们关注女性,并尽早使这一弱势群体远离变形悲剧。
《雪国》中的女性形象之美
作者: 王博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雪国》的美主要体现在对驹子和叶子两个女性形象的刻画上。两个女性形象体现了日本传统女性之美,同时也展示出各自人格之美和心灵之美。本文试图对《雪国》中的两位女性形象进行解读。
《紫色》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及自我身份的认同
作者: 王博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紫色》   觉醒   身份认同  
描述: <紫色>是荑国黑人女性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她完美地继承了前面黑人女性作家的传统,将笔下茜莉塑造成了受双重压迫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对茜莉成长历程的追溯,揭露了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对黑人女性如何重建自我的身份认同提供了途径.本文试分析作品中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采展现这一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中对于女性意识的完美阐释.
《紫色》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及自我身份的认同
作者: 王博   来源: 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性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她完美地继承了前面黑人女性作家的传统,将笔下茜莉塑造成了受双重压迫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对茜莉成长历程的追溯,揭露了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对黑人女性如何重建自我的身份认同提供了途径。本文试分析作品中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来展现这一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中对于女性意识的完美阐释。 关键词:《紫色》女性意识 身份认同 觉醒 [ 中图分类号]:I20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5-0007-02 引言
《紫色》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及自我身份的认同
作者: 王博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紫色》女性意识   身份认同  
描述: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性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她完美地继承了前面黑人女性作家的传统,将笔下茜莉塑造成了受双重压迫的女性形象,并通过对茜莉成长历程的追溯,揭露了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及对黑人女性如何重建自我的身份认同提供了途径。本文试分析作品中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来展现这一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中对于女性意识的完美阐释。
美国电影中的黑人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陈娟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   美国电影   人物形象  
描述: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反映的是社会思想与现象,银幕上展现的一切是人们欲望的某种投射。美国电影中也曾多次出现黑人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不仅部分反映了黑人女性的处境,也体现了公众心中黑人女性地位的变迁。在美国电影发展的这一个世纪中,其中的黑人女性形象无论在数量上抑或是具体面貌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从符号式的存在、被苦难折磨的对象,以及功成名就,自我救赎的明星或英雄三方面,分析美国电影中的黑人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理论视域下《天注定》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陈娟   来源: 唐山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贾樟柯   社会性别   性别化   理论视域   女性人物形象   艺术创造   戛纳国际电影节   纪实风格   形象分析  
描述: 《天注定》(A Touch Of Sin)是由贾樟柯编剧、导演的一部取材于真实新闻事件的电影,该片获得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影片成功地赢得了观众欢心和普遍的赞誉。这部有着强烈纪实风格的影片,无论是因为固有的社会现实还是导演的艺术创造,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都难逃成为女性主义理论靶子的命运。如同朱丽亚-T伍德在她的《性别化的人生:传播、性别与文化》中所表达的观点:媒体会影响我们对于性别运动的看法。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展现并影响着男女两性关系形象的发展,受众对女性社会性别的理解也会取决或受控于媒体对女
浅析丁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娟   来源: 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历程   丁玲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丁玲小说中所塑造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是其小说创作历程发展的反映。从"莎菲女士"时期、"左联"时期、延安时期、"土改"时期四个不同时期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阐述,可以深刻了解丁玲小说塑造的一批具有真正女性内涵的女性形象。
别样风景: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娟   来源: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话语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通过电视广告这个窗口,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形象是如何的塑造出来,而从女性主义理论出发则能分析出大众传媒在塑造女性时的性别歧视和隐含的男性欲望和男权话语机制
《沉香屑·第一炉香》与《华伦夫人的职业》比较论——张爱玲接受萧伯纳影响之一例
作者: 陈娟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伯纳   影响研究   张爱玲  
描述: 萧伯纳是张爱玲喜爱的作家之一,二者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关联。文章主要采用以点带面的分析方法,对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与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进行对读,探讨张爱玲在对梁太太等女性形象塑造上与萧伯纳的暗合之处,并分析张爱玲在对萧伯纳作品的吸收借鉴中如何融入自己的感悟思索,以敏慧的艺术感受进行创造性转化。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