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陈娇华,樊臻纯】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被疏离与模糊的女性主义意识-以林白小说为例重评90年代的女性私语化写作
-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语化
90年代
男权文化
林白小说
女性人格
女性写作
作品
“我”
女性主义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被疏离与模糊的女性主义意识-以林白小说为例重评90年代的女性私语化写作
-
女性写作:从情感倾诉到多声部合唱
-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形式
叙述者
女性意识
叙述风格
女性写作
女性书写
私人生活
叙述方式
性别意识
情感宣泄
-
描述:
“女性写作”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的“女性文学”概念有相承关系,它强调“性别差异”论,“试图将‘女性’从统一的主流话语中分离出来,寻求其独特的文学表达传统、特定的女性美学表达方式”①。应该说,女性写作在20世纪取得了重大的创作实绩,充实和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同时又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与表达方式显示出对于女性文化建构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等种种原因,作者的性别意识与作品的美学形式往往难以协调,出现了诸如生硬图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政治文本(性别政治),文本外在美学形式局囿
-
女性写作:从情感倾诉到多声部合唱——从叙述形式的变化看20世纪中国激进女性写作的演变发展
-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形式
情感倾诉
合唱
激进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20世纪中国
演变发展
多声部
20世纪90年代
-
描述:
“女性写作”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的“女性文学”概念有相承关系,它强调“性别差异”论,“试图将‘女性'从统一的主流话语中分离出来,寻求其独特的文学表达传统、特定的女性美学表达方式”.应该说,女性写作在20世纪取得了重大的创作实绩,充实和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同时又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与表达方式显示出对于女性文化建构的重要意义.
-
一幅缩微的女性解放发展演变史:评《婚姻最近缺货》之于女性文学的意义
-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观念
演变史
婚姻
女性解放
三个女性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命运遭际
台湾女性文学
台湾社会
-
描述:
妇女解放程度是衡量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解放的标尺。勿庸置疑,女性的思想情感、命运遭际、经历感受自然成了文学书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台湾女性文学的真正发韧可追溯到五十年代台湾妇女写作协会的成立和《妇女文学》杂志的创刊时期。自此,台湾女性文学异彩纷呈闪耀于台湾文坛。在众多的女性文学作品中,有捐梁和控诉封建礼教及宗法制度禁烟了善良女性屈辱的悲剧性命运的,如林海音的《金鲤鱼的白相裙》、陈文莲的《四喜姨》、孟瑶的《望断高楼》等等;有揭示自立自强、有强烈个性的“女强人”于事业与家庭、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挣扎、浮沉的,如廖辉
-
浑厚驳杂和深刻反思的女性意识——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无字》
-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形式
男性形象
女性反抗
反思
-
描述:
《无字》不论对张洁个人还是对中国女性文学来说,都是一部不容忽视的重要作品。它承继了张洁创作一贯的女性视角,在男性形象设置、两性关系描写及叙述形式混杂多变等方面都体现出对以往女性写作的超越,呈现出女性意识的浑厚驳杂和深刻反思性,体现着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成熟走势。
-
女性独特话语的找寻及尝试——试论残雪小说文本的后现代性
-
作者:
陈娇华
来源:
常熟高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情感
个人化
幽闭
叙述策略
-
描述:
残雪是女性文学发展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 ,她采用了一种与以往女性作家创作决然不同的叙事模式 ,她既不去揭批男性中心社会中女性的受抑境遇 ,也不去抒写女性的勃勃生命力及创造性 ,而是以其个人化的写作方式 ,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怪异、诡秘的女性世界 ,为女性创作的发展和转型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