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薇拉·凯瑟“草原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作者: 陈佳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薇拉·凯瑟   荒原   女性  
描述: 薇拉·凯瑟是美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拓荒女作家。她的小说以描绘美国中西部景色和刻画女性形象闻名。在她最著名的草原三部曲《啊,拓荒者!》《我的安东妮亚》及《云雀之歌》中,凯瑟塑造了亚历山德拉、安东妮亚和西娅三位女性形象。亚历山德拉是凯瑟笔下第一位成功的女拓荒者,她在父亲去世后带领一家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安东妮亚是凯瑟心目中理想的拓荒者。在遭遇一系列的挫折后,安东妮亚重新回到草原。经过多年的努力,安东妮亚的身体和脚下的土地都结出了累累硕果。西娅有别于前两位女性拓荒者,凭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西娅选择离开
白先勇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陈佳   来源: 西江文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引言 白先勇是20世纪五十年代登上文学舞台的现代派重要作家。他有着赴美留学的经历,也有对中国故乡的深厚情谊。文学创作上,在爱荷华大学一边接受欧风美雨的洗礼,同时白先勇本人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的小说作品中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的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白先勇短篇小说善于从生活小矛盾直接切入,继而通过插叙等手法贯连故事前后,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更加充满沧桑感。
桃花坞年画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佳   来源: 年画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桃花   伦理教化   市井   女性题材   仕女形象   女性形象   历史故事   初始期   女性人物  
描述: 一桃花坞年画作为中国四大木刻年画之一,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柳"。桃花坞年画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有很多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年画,除了一些祈福迎祥、驱凶避邪的题材外,还有大量表现历史故事、戏剧故事、市井农桑、花卉博古,特别是风景题材,这在年画中是不常见的。
浅谈文艺电影创作中的爱情女性
作者: 陈佳   来源: 卷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电影   红颜祸水   女性形象  
描述: 浩如烟海的文艺电影创作里,不乏各类诠释爱情的手法,有“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刻骨铭心、有“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不尽悲凉、也有“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缠绵曲折、有“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坚贞果敢、也有“爱像水墨青花,何惧刹那芳华”的潇洒抽身;这一幅幅展开的爱情的画卷中,姿态万千的女性形象为其注入了旖旎缱绻的韵味。
独特的《曼斯菲尔德庄园》独特的范妮
作者: 陈佳   来源: 山东青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色   《曼斯菲尔德庄园》   简·奥斯汀   范妮   女性形象  
描述: 简·奥斯汀是一位跨越时代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她不仅继承和发扬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而且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从1811年到1817年,她为世人留下了六部小说,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开辟了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她被誉为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在BBC的"千年作家评选"活动中,奥斯汀紧随莎士比亚之后,位列第二.《曼斯菲尔德庄园》以男女青年的恋爱婚姻为主题,可与简·奥斯汀其他五部作品相比具有明显的两大新特色:首先,它是奥斯丁唯一有详细戏剧表演描写的小说;其次,该作女主人
《我的安东妮亚》的生态主义解读
作者: 陈佳   来源: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景物   女性形象   生态主义  
描述: 薇拉·凯瑟以童年的经历为题材,创作了内布拉斯加系列小说。《我的安东妮亚》是其公认的代表作。运用生态批评理论探讨小说中的人与自然﹑自然与两性的关系,不仅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凯瑟笔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而且对于保护当今日益恶化的环境也有重要的启示。
清代小说视野下的扬州城市文化
作者: 陈佳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市文化   清代小说   扬州  
描述: 扬州是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名城,清代中叶的扬州尤为繁盛。清代小说对扬州城市文化有着大量的不同方面的书写。它们通过对扬州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认,描述了扬州的园林美景、民俗游艺,塑造了扬州的盐商、文士及各种女性形象,为我们呈现出扬州丰富多彩的市井风物和风俗人情,以及扬州城市所特有的人文内涵。
《白鹿原》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作者: 陈佳琳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巨变   《白鹿原》   影像作品   影像化   民族史诗   恨生   一个女性   人物塑造   子霖   时代女性  
描述: 小说《白鹿原》曾经摘引巴尔扎克的名言"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作为题记。这句名言准确地标注了《白鹿原》从小说到电影的史诗特质。从清末到民国白鹿原上升腾的历史烟云,是整个中华民族实现现代转型之初所发生的剧烈的社会—文化裂变与阵痛。而对这一历史巨变的艺术关照构成了一部雄奇壮丽的民族史诗。一般来说,这种气势磅礴的民族史诗式的叙事只有长篇小说和长诗的体式才能展示出来,而在影像作品,特别是只有短
台湾原住民口传故事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佳雯   来源: 耕莘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住民   口传故事   民间故事   女性形象  
描述: 西元三千多年前台灣已有南島語系民族陸續移入居住,原住民族經數千年的傳承,他們保有自己的語言、風俗,發展出豐富的歷史文化;由於原住民沒有文字,因此要了解他們的文化內涵,就必須藉由民間的口傳故事。口傳故事包括神話、傳說及民間故事,呈現著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社會組織、思想精神。本文藉由各族口傳故事中有關女性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加以歸納、分析、比較,期呈現出各族女性的地位、價值及其生活樣態。進而更了解這一群豐富台灣多元文化的原住民。
巾帼不让须眉: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女助男”现象
作者: 陈佳云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女助男  
描述: 《聊斋志异》被评为“中国文言小说的集大成者”,描写了众多的新型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突破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各个方面积极帮助男性,巾帼不让须眉,形成了文学上的“女助男”现象.这一现象体现了女性对男性无私的爱.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