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陈丽,刘丽馨】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约翰·辛格与爱尔兰西部
-
作者:
陈丽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伦群岛
民族主义
爱尔兰西部
约翰·辛格
-
描述:
约翰·辛格通过他的文学作品参与到19、20世纪之交有关爱尔兰西部的文化想象中。一方面,辛格的戏剧拒绝了与帝国话语的共谋关系,颠覆了人类学研究中常见的自我/他者、观察者/被观察者的不平等权力关系,赋予了人类学研究中的失语的土著他者以能动性和主体地位,体现了抵抗文化的特点。另一方面,辛格在语言、宗教和女性形象等方面挑战了狭隘民族主义者构筑的西部形象,表达了英-爱文人希望拓宽爱尔兰性的文化诉求。而叶芝和考克利,两人虽然在对英-爱文学的评价上持截然相反的立场,都选中了辛格作为阐述其文学标准的代表。这种抢夺证明了辛
-
论《卡斯特桥市长》中女性形象的典型性
-
作者:
陈丽芳
来源:
华人时刊(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地位
私有物品
新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描写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形象及其对应的社会地位,苏珊是男性的私有物品;露西塔是男性的半私有物品;而伊丽莎白则是完全独立新女性。小说以经典的艺术形象,形象地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推进的社会进步,尤其是两性关系中女性社会地位的悄然演变,一改哈代小说常有的那种宿命论悲观主题,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
自由行走的花:禅解迟子建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
-
作者:
陈丽
严红兰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迟子建小说
自由
禅宗
女性人物
-
描述:
迟子建小说中的主要女性人物行走在凡俗生活和苦难之间,表现出了一种自由和超越之美。这些女性形象寄寓了迟子建对理想化生存的思考,体现出了浓厚的禅宗旨趣,具体可归结为三个方面:在尘出尘的生命体验;自由无羁的情爱追求;泰然从容的处世态度。
-
「女为悦己而容」:珍奥斯汀书信中的时尚议题
-
作者:
陈丽青
来源:
SunYat-sen Journal of Humanities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珍奥斯汀书信
着作
时尚
珍奥斯汀
衣着
矛盾
-
描述:
涵盖1796年1月9日到1817年5月28日这段期间,并且记录她所有极重要的琐事,珍奥斯汀(Jane Austen, 1775-1817)写给其姐卡珊卓拉(Cassandra)和其他人的书信,反映
-
男性研究者的凤毛麟角:社会性别研究者的性别分析:基于《妇女研究论丛》2001~2012年作者群的性别统计
-
作者:
陈丽琴
来源: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者性别
《妇女研究论丛》
男性研究者
-
描述:
对《妇女研究论丛》2001~2012年所载文章的作者群性别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男性在社会性别研究者中是占少数或者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的。男性研究者的凤毛麟角对社会性别研究本身来说是不完整的,这使得社会性别研究难以得到男性学者的认同,难以进入公共管理学科主流,难以进入政策议程。只有开展跨学科研究,扩展女性研究者研究视角的包容性,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吸纳年轻的男性研究者进入社会性别研究者的队伍,发挥社会性别理论对影响社会的建构能力,才能将社会性别研究纳入公共管理学科主流。
-
亚洲女子高等院校的发展及特点
-
作者:
陈丽君
来源:
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洲女子高等院校
发展
特点
-
描述:
亚洲女子高等院校的发展已颇具规模,特别是日本、韩国、印度和中国的女子高等院校在数量、质量以及社会影响上都排在世界前列,产生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女子大学,形成了一套适应本国女性需求的女子高等教育体系。亚洲女子高等院校的特点有:发端于西方教育,与教会创办学校的关系密不可分;明确自身的办学特色,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女子高等教育体系;重视学科设置的调整和特色学科的建设;构建了女性学教学与研究的平台。
-
论《简·爱》中的梦
-
作者:
陈丽杰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浪漫主义因素
梦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
描述: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之作,从问世之日起就受到读者大众的广泛喜爱。夏洛蒂在书中塑造了一个脸色苍白、身材矮小、长相平平却勇敢追求自由生活、独立人格和平等爱情的女主人公,借这一女性形象向当时压迫女性的旧习俗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发出了反抗的信号。值得注意的是,《简·爱》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却弥漫着一股浪漫传奇色彩,追其根本是因为夏洛蒂在创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了梦的写作手法。据笔者统计,《简·爱》中“梦”字出现了71次,“幻”字出现了36次。本文采用文本细读与分析的方法,结合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有
-
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研究
-
作者:
陈丽云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启示
女子教育思想
向警予
-
描述:
向警予(1895—1928),湖南溆浦人,原名向俊贤,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和第一任妇女部长,被誉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在领导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中,她为中共中央妇女部起草许多重要指导文件,撰写大量论述妇女运动的文章,培养大批妇女工作干部,为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其中也包括向警予女子教育思想,这一思想指导她创办溆浦女校,进行革新女子教育的运动以及相关的理论创造,这些实践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