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生命中的孤独 桎梏下的超越——论凯特·肖班的孤独意识
作者: 郝燕   来源: 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父权制社会   凯特·肖班   孤独意识  
描述: 孤独意识作为一种情绪体验,在文学领域是永远值得探讨的母题。凯特·肖班及其笔下的女性人物有着浓郁的孤独意识,她们在成长过程中创伤性的经历是其孤独意识的起源,被禁锢在家庭樊笼中是她们恒常的生存境遇,而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发使她们毅然抛弃传统的社会道德风尚,执着地追求爱情和自由。然而,她们的行为得不到父权制社会的认可,被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进行着最艰苦的斗争。孤独带给她们痛苦和疏离感,但同时也是她们建构女性主体的一种策略。
埃德娜的伦理悲剧——伦理视角下的《觉醒》
作者: 郝燕   来源: 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父权制伦理   埃德娜   资本主义伦理  
描述: 《觉醒》是美国女性文学中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从伦理学批评的角度解读该小说的伦理意义,为重估其文学价值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主要观点:在父权制伦理与资本主义伦理双重压迫下,主人公埃德娜陷入伦理困境中,经历了“叛逆—顺从—挣扎—超越”的心路历程,最终在自杀中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觉醒》是一出伦理悲剧,是肖班对美国19世纪末的女性如何建构伦理秩序的自觉探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