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赵婷婷】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论王蒙笔下女性形象的悲剧性存在
-
作者:
赵婷婷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蒙
悲剧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王蒙笔下以男性知识分子为主导的历史进程中,女性一直处在一个陪衬的地位,王蒙也一直没有跳出他的男性视野。作者以一个"他者"的姿态,在宏大叙事中审视女性与历史的关系、与男性的关系,并在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描述中消解了女性自身主体性的存在。
-
女性主义在电视节目中的理性运用:我国女性电视栏目的现状分析
-
作者:
赵婷婷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大众传媒
女性栏目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电视栏目旨在表现内容上突出男女平等的重要观念,将女性关心的话题作为栏目的重点,灵活自由地运用多种形式展开讨论。随着女性栏目数量的增加,显现出一些优质的女性电视栏目,也有一些栏目中存在着对女性形象的刻意异化。如何正确引导中国女性电视栏目健康发展,真正将女性主义理性地融入电视节目之中,是电视工作者需要关注的。
-
《达·芬奇密码》的后现代主义解读
-
作者:
赵婷婷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不确定性
丹·布朗《达芬奇密码》
碎片化
-
描述:
《达芬奇密码》是美国作家丹·布朗2003年出版的一部神秘侦探悬疑小说,一上市就在美国出版界刮起了一场几乎前所未有的风暴。《达芬奇密码》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的位置长达两年之久,并且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畅销书名单上。截止到2006年5月,《达芬奇密码》已经出版了6000多万册,并被翻译成44种语言。数百万的读者为书中的故事而痴狂,追寻着哈佛大学密码学教授罗伯特·兰登的脚步进入虚幻的世界:在调查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馆长谋杀案的过程中,罗伯特·兰登意外的发现了郇山修隐会隐藏多年的令人震惊的古老真相—耶稣基督不是一
-
唐代守家妇女生存状态研究
-
作者:
赵婷婷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代制度观念
生存状态
唐代守家妇女
-
描述:
在唐代社会生活史研究这一领域中,女性研究是一个重要方面。当今社会,女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留守妇女问题日益得到社会关注,古代女性亦是如此。唐代妇女为社会繁荣作出了杰出贡献,唐代留守妇女这一特殊群体也应该得到关注。传世文献里并没有“守家妇女”这一概念,“留守妇女”这一概念也产生于现代社会,笔者认为为了与现代社会的“留守妇女”一词区别开来,应把古代留守妇女称为守家妇女。本文主要是对唐代守家妇女生存状态进行研究,试图把唐代守家妇女的成因、生存状况、困境与选择等具体状况展现出来。第一部分是论述唐代存在守家妇女现象非
-
论《他们眼望上苍》的创作技巧
-
作者:
赵婷婷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语言
象征
叙事结构
-
描述:
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的左拉·尼尔·赫斯顿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品《他们眼望上苍》被誉为非洲裔黑人文学的经典、女性文学的经典和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在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说成功的塑造了一个黑人女性珍妮的形象,与同时代的其他妇女不同,她敢于反抗传统习俗的束缚,坚持追求并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他们眼望上苍》的魅力不仅在于人物的塑造和主题的表现,更在于它所运用的创作技巧。本文旨在从叙事结构,叙事技巧和叙事语言三个方面对此小说的创作技巧进行剖析,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