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裔昭印,张凯,路光辉,曹剑波,石慧,张静,冯芳,柳思思,祝雨微,吴娟,李宏伟,陈佳寒】搜索到相关结果 54 条
-
论题:妇女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
作者:
裔昭印
张凯
路光辉
曹剑波
石慧
张静
冯芳
柳思思
祝雨微
吴娟
李宏伟
陈佳寒
来源:
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学家
社会性别理论
研究成果
妇女史研究
传统史学
研究发展
女性主义
妇女研究
西方妇女
历史研究
-
描述:
裔昭印教授:大家都知道,在传统史学中,男性一直占据着历史舞台的中央,而广大妇女则被遗忘,成了历史叙述的"失语者"。20世纪60、70年代,随着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和理论的发展,新史学的兴盛,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学术交流的加强,以及女性学者队伍的扩大,妇女史得到了历史学家从未有过的重视,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今天,我们主要根据西方妇女史研究发展的状况,围绕"妇女史
-
古典时期雅典悲剧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佳寒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雅典
悲剧
古典时期
女性形象
-
描述:
古典时期的悲剧塑造了一批独立自主、反抗男性的女性,其言行颠覆了雅典社会饱含歧视的性别观念,但并未倡导一种更为平等的女性观。叛逆女性与现实中的雅典人一样,以消极观点看待自己的性别。在行为方式上,她们欺骗男性,施行巫术,毁灭家庭,令以男性为主的观众无法接受,几乎不可能对之产生同情,只会怀有恐惧与厌恶。因此,她们的反抗和自主只是一种表象,悲剧表达并维护的依然是歧视女性的性别观念。
-
失落与寻回:对中国当代伤痕乡土风,新古典主义,女性主义绘画中审美理念的解析
-
作者:
吴娟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古典主义
乡土
失落
审美理念
中国当代
伤痕
解析
女性主义
-
描述:
引言艺术不是为了视觉而视觉,而是凭借视觉来表达精神与理念,之所以选择女性,是因为‘她’更能准确的指向画家的意图[1],李蒲星在其《美术视窗下的女性形象》中的这段文字恰好表达了笔者选择艺术家对女性的审美这
-
美国的娜拉出走以后:伊迪丝·华顿《欢乐之家》的普遍意义
-
作者:
吴娟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欢乐之家》
现实主义
唯美主义
女性文学
美国的娜拉
-
描述:
《欢乐之家》是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的成名代表作,自1905年出版以来魅力经久不衰。1998年入选"20世纪一百部伟大的英文小说",2000年被搬上银幕。该小说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推陈出新地继承了英美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巧妙地融合了法国文学的唯美主义追求,并对新旧世纪之交的社会意识和存在作出了前期现代主义的艺术反思。小说的艺术成就得益于复杂的多元视角和对自我身份的深度心理探索,其中既可见奥斯丁、艾略特、哈代小说的风采,也有福楼拜、司汤达、左拉、乔治·桑作品的韵味;更有詹姆斯、德莱塞、菲茨杰拉尔德、刘易
-
从觉醒到回归的渐进: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女性意识探幽
-
作者:
吴娟
来源: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文学传统
伊莱恩.肖瓦尔特
-
描述:
19世纪,以简.奥斯汀为首的英国女作家群为建立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传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她们专注于书写女性独特的感觉和经验世界,表达她们的意志和愿望,作品中彰显出渐次成熟的女性意识。
-
国际妇女运动一百年(附照片):——裔昭印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的讲演
-
作者:
裔昭印
来源:
上海文汇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国际妇女运动一百年(附照片):——裔昭印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的讲演
-
基督教和近代中国妇女运动
-
作者:
裔昭印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教士
妇女运动
基督教
中国
-
描述:
在近代,基督教是西方列强进行文化渗透,实现“为基督征服世界”目标的重要工具。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播基督教的过程中,开展了戒缠足、办女学、兴西医、倡节制和建团体等有关妇女的社会改良活动,这主要是为他们的传教开辟道路,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我国封建传统文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和人们妇女观的改变。
-
当代史学变革中的西方古典性史研究
-
作者:
裔昭印
来源:
历史研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史
希腊
罗马
同性恋
福柯
-
描述:
西方古典性史研究的繁荣与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新文化史和妇女史的勃兴、西方社会的现实问题,以及福柯和多弗等人的学术研究密切相关;其研究涵盖同性恋、性道德、性交易、两性身体和男子气概等丰富的内容。西方学者主要通过福柯的权力话语分析、女性主义的性别分析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三条路径来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性史,这些路径并不是完全分离的,它们往往在相互批评的过程中相互影响,从而推动了西方古典性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
妇女史对历史学的贡献
-
作者:
裔昭印
来源:
史学理论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妇女史
史料
历史学
-
描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妇女史的兴起既是妇女运动的产物,也是史学革新的结果。它不但拓宽了历史研究的领域,丰富了史学的内容,而且也对英雄史观和男性精英的史学话语权提出了挑战。多少年来,帝王将相和男性精英人物一直在父权制社会的现实中和历史
-
中西妇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作者:
裔昭印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方
研究范围
文化视角
研究对象
妇女史
-
描述:
从中西妇女史研究的历程来看 ,2 0世纪 70年代 ,西方妇女史研究的对象开始由知名妇女转向普通妇女 ,研究的范围扩大 ;80年代 ,学者们开始把对妇女的研究与对男性的考察结合了起来 ;80年代末至 90年代初 ,西方史学界开展了性别史的研究 ,把妇女史研究推进到了新阶段。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发展轨迹与西方大致相同 ,但也有其发展速度快、学界与妇女组织合作的特点。今后应加强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妇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