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2009热门电影女性形象
-
作者:
钱
虹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
描述:
点击2009热门电影女性形象
-
从《世说新语》女性形象看魏晋女性观
-
作者:
徐虹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说新语
魏晋女性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汉末魏晋南北朝是我国政治最混乱、社会最痛苦的时期,《世说新语》展示了这一时期栩栩如生、形态各异具有独特魅力的女性群像,折射出魏晋时人重视女性才华、胆识,重视自然真情等独特的女性观,这种女性观形成有着广泛的社会原因,既有进步性同时也有局限之处。
-
试论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个性特征
-
作者:
彭江虹
来源: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生态女性主义
个性特征
-
描述: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生态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对话的基点和结语,笔者以为主要体现在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个性特征上:(1)融合"女性原则"和"生态原则;"(2)直面"女性文学"与"文学女性;"(3)对"他性"文学创作模式的批判。
-
从“不幸的夏娃”到“自觉的信女”:论中国台湾女作家陈若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钱虹
来源: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女作家
陈若曦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中国台湾女作家陈若曦不仅是一位"社会意识强烈"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关注女性命运、生存现状和生活方式的女作家。作者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长达40余年的小说创作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基本上可归结为"不幸的夏娃"、"落难的尤物"、"自立的主妇"和"自觉的信女"四种典型,其中蕴涵了作者的女性意识和女性关怀。
-
高中女生同性榜样的缺失现象:小议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角色
-
作者:
龙路
罗虹
来源:
教育学术月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同性榜样
文化观念
女高中生
-
描述: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往往表现为气质单一、性格单一、活动范围狭窄。古代女性形象占绝对优势,几乎看不到当代杰出女性的影子,女高中生很难在教材中寻找到同性榜样。这种女性歧视思想对女高中生造成的消极影响远远超过其中家庭温情所带给人的感动和向往,毕竟教材潜移默化的引导和随之而来的对号入座与新时代的观念格格不入。
-
妇女组织:回顾与展望:中国妇女组织和国际妇女研究研讨会综述
-
作者:
金一虹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妇女研究
社会性别
组织发展
研讨会
中国妇女运动
柏林自由大学
妇女权益
妇女发展
妇女组织
女性主义
-
描述:
2010年7月5-6日,来自中国、德国、美国、丹麦、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60多位中外学者齐聚北京,召开了题为"国际妇女研究和中国妇女组织: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社会性别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组织承办,牛津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协办。
-
从“中国娜拉”到真正的娜拉言说:浅析“五四”到新时期女性小说“反家庭”叙事模式的变化
-
作者:
李虹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反家庭
女性小说
娜拉
-
描述:
"五四"时期与新时期作为我国家庭变动和妇女运动都比较激烈的两个阶段,在女性小说中都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反家庭"叙事。但两个阶段的"反家庭"叙事模式又有很大的不同。本文主要结合社会文化变迁、家庭结构等的变化来分析探讨这两个阶段女性小说"反家庭"叙事模式的不同及变化。
-
简介武汉《中央副刊》(1927年3月22日:9月1日)
-
作者:
都海虹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伏园
新艺术
武汉
中央副刊
-
描述:
1927年,武汉《中央副刊》在国内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背景中创办。《中央副刊》在孙伏园的主编下,以武汉国民党政府为核心展开编辑。该刊形式朴素、内容丰富,并办有星期日特刊《上游》。副刊刊载稿件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努力反映民生,指导革命运动,抨击帝国主义侵华罪行。该刊具有强烈的党派意识、宣传国民党、宣传三民主义、批判蒋介石,并在后期极端反共。作为新艺术之承载媒介,该副刊顺应历史潮流,刊载文章提倡妇女解放,赞美和支持妇女运动。在革命群众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当时新艺术的诞生、发展作出贡献。
-
关于女性文学及其批评理论的当前意义
-
作者:
钱虹
来源: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女性写作
“世界华文女作家丛书”
女性阅读
-
描述:
从文学与性别的视角追溯、梳理关于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理论在当今世界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以此来说明世界华文女作家丛书在当下出版的意义。就女性写作的历史而言,其文学创作受到过歧视甚至是蔑视绝非孤立现象。一般被批评家认为是女性作品的缺点或短处,如果采取一个新的角度,就可以视为恰恰是女性文学中带有普遍性的某种特色。随着越来越多的女作家在作品中描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经验并形成其创作特色,恰恰丰富和更新了已有的文学传统。女性阅读与女性写作具有不同的涵义。
-
李颜与蘩漪比较研究:兼论老舍和曹禺对妇女解放之路的不同探索
-
作者:
张云虹
来源: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李颜
妇女解放
比较研究
-
描述:
老舍和曹禺分别统领着20世纪话剧创作的不同时代,共同铸造了20世纪中国话剧的辉煌成就。目前,关于两位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已经获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将二者话剧直接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章还很少,至于具体到将其二人剧作中的某一人物形象拿来比较分析的,尚未见到。文章从四个方面全面比较了疯女人李颜与蘩漪这两个特殊女性形象,以期由浅入深、以小见大,透视出两位作家对女性解放之路的不同理解以及在塑造女性形象时的不同写作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