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白衣女人》中的性别角色问题
作者: 朱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衣女人   英国   文学研究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白衣女人》中的性别角色问题
“英雌女杰勤揣摩”
作者: 夏晓虹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晚清女性   法国大革命   理想女性   女子   罗兰   新女性形象   国民意识   贞德   柳亚子   马君武  
描述: 伴随着妇女观念所发生的变化,晚清人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也开始更新。贤如孟光,良似孟母,自然仍有人想望,而接受新思想的知识者,对贤妻良母的囿于家庭已很不满足。适逢其时的女国民意识的发生,使得新女性形象的出现成为可能。而不少诗文中一再重复的娶妻当娶与嫁夫当嫁套式,以
《白衣女人》中的性别角色问题——小议三个妇女形象及其他
作者: 朱虹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疯人院   妇女形象   女性角色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劳拉   伏尔   女性形象   哈佛大学   性别角色  
描述:女士 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四十年来,她在外国文学研究的领域里勤奋笔耕,硕果累累。由于她对英国文学的极深造诣和卓越贡献,使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美国
“英雌女杰勤揣摩”——晚清女性的人格理想
作者: 夏晓虹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晚清女性   法国大革命   理想女性   女子   罗兰   新女性形象   国民意识   贞德   柳亚子   马君武  
描述: 伴随着妇女观念所发生的变化,晚清人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也开始更新。贤如孟光,良似孟母,自然仍有人想望,而接受新思想的知识者,对贤妻良母的囿于家庭已很不满足。适逢其时的女国民意识的发生,使得新女性形象的出现成为可能。而不少诗文中一再重复的"娶妻当娶"与"嫁夫当嫁"套式,以
台湾妇女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
作者: 姜虹   来源: 中国科技论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庭生活   社会经济活动   妇女文化   妇女就业   人口研究   非政府机构   白领工人   台湾大学   第三产业   妇女组织  
描述: 台湾妇女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姜 (台湾大学人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在过去的25年中,台湾妇女的就业群不断从农业转到了手工业。1990年,在商业和服务业工作的女性分别达到22.82%和26.87%。而从事农业生产人数的比例则下降到10.17%。许多研究?..
参战参政生产 巾帼不让须眉——略述抗战时期鄂豫边区的妇女运动
作者: 朱虹   来源: 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地处武汉外围的鄂豫边区,在抗日战争年代妇女求解放的力量经受了一次检验,闪烁过光彩夺目的光辉。正如鄂豫边区党委代理书记、副书记、妇女运动领袖陈少敏大姐所说的:回顾这段历史的片断,“对我们自己,对青年一代,都会有教育意义。”
女性神话的反叛——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虹伟   来源: 学术界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形象   女性神话   张爱玲小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   生存状态   张爱玲散文   心理分析   《金锁记》   《张爱玲文集》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神话的反叛──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杨伟40年代的上海文坛,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时代背景.涌现出一批“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来写女性体验”的作家。这些脱离当时主潮流的作家和作品因对人性的深入探究和全新视角,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张爱玲作为代表,其...
女性文学不再“雄化”
作者: 陈虹妹   来源: 妇女学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价值观   男性作家   庄之蝶   女作家   女性角色   女性自我价值   评价标准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描述: 八十年代,以张洁、张辛欣等女作家为代表,将爱情至上、为爱情而痛苦叹息的女性形象,演变为自强不息、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并向整个社会提出了女性价值观及其评价标准的诘问.张洁等女作家“女人不是月亮”的抗争性女性文学命题,具有先驱意义.然而,张洁等女作
世界妇女大会给女性带来什么?
作者: 金一虹   来源: 华人时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中国妇女报   女性群体   妇女问题   性别歧视   世妇会   大众传媒   中国家庭   女性形象   家庭暴力  
描述: 距离1995年9月4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的日子越来越近了。中国承办这样的世界性的大会是第一次,同样这也是联合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妇女盛会。中国老百姓是怎样认识、看待这一大会的呢?这一次
中国妇女学研究:特点及社会效用
作者: 金一虹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中国妇女学   女职工   对策性研究   妇女参政   评价系统   婚姻家庭   女性研究   社会变革   妇女研究  
描述: 中国妇女学研究:特点及社会效用金一中国的妇女学孕育于八十年代初,发轫于八十年代中,至今从零星分散幼稚的前学科阶段到初具学科轮廓与规模、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成长期。回顾走过的道路,总结其间的经验,特别是从社会效用角度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一、二十年回顾前...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