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谈池莉笔下的叛逆女性
作者: 李彦萍   来源: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90年代   池莉   叛逆女性   女性主义   小说  
描述: 曾经被评论界冠以新写实的"双子星座"之一的池莉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她的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客观冷静的叙述变为理想和观念的激情表达,表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她笔下塑造了三类栩栩如生的新女性形象,她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而是具有独立人格、敢做敢为的现代女性。
“五四”女性文学的现代性体验特征
作者: 王志萍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   焦虑体验   悲剧体验   女性文学   迷惘体验  
描述: 文章通过对现代转型期女作家创作的综合考察,分析了“五四”女性文学三个方面的现代性体验特征,即女性意识复苏的悲剧体验、自我认同的迷惘体验和融入社会的焦虑体验,试图寻找一条较易进入“五四”女性文学的有效途径。
大写的“女”字——二十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片论
作者: 林晓华   邱艳萍   来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颠覆   深化   90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描述: 在二十世纪 90年代的女性写作中, 无论是陈染们的疏离现实图景、沉溺于自我世界, 还是卫慧们在开放中对自我欲望的暴露, 她们的写作姿态都注重凸现女性性别意识, 从而构成了对男性主流社会的背离与颠覆, 并深化了文学对人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存处境的多向度的关照与表现。
从《悲惨世界》中的女性形象看雨果的女性观
作者: 汪敏萍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雨果   对照原则   《悲惨世界》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雨果的《悲惨世界》做一个全新的解读。本人注意到传统的对雨果及其传世名作《悲惨世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道主义的解读和对照原则的分析上,在人物的分析上也主要集中在男主人公冉阿让身上,而对芳汀和柯赛特则无人问津,于是有了从女性形象入手来分析雨果的女性观和艺术观的设想。本文主要分三个步骤来阐释:第一步,用雨果的对照原则将《悲惨世界》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为四组,分别分析每一组人物形象的相同和相异之处,进一步总结出每一位主要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总结出雨果塑造女性人物形象的
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的主题比较研究
作者: 李亚萍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者”   美国华文文学   主题   文化认同  
描述: 半个世纪以来的美国华文文学,在内容题材上一直都有内在的延续性。但在相关主题的书写中,60年代台港留学生作家群与80年代后大陆新移民文群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立场和思考视角:1、在故国回望的书写中,前者始终
试论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女性特征
作者: 刘红萍   来源: 理论导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语化   镜像   性别意识  
描述: 女性文学在九十年代是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她的最显著特征就是边缘性和与男性话语的对抗性上.本文试图从女性意识、意象组合、玄秘性与书写方式等方面来探讨女性文学在九十年代呈现的女性特征.
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美
作者: 李红萍   来源: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表美   内在美   痴情美   女性形象  
描述: 论述《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特征。作者把她们塑造成一个个艺术典型,她们外表美和心灵美相统一,表现最突出的是痴情美。她们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她们是美的化身。
民族院校女性学科建设势在必行
作者: 郑玉顺   杨玉   戴成萍   来源: 第三届妇女发展与进步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性学科   高等教育   民族院校   学科建设  
描述: 本文对族院校女性学科的建设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中国高校女性学科建设的进程与特征、民族院校开展女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民族院校开设女性学和女性人类学教学的设想等进行了探讨。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