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及其城市底层的欲望表达:浅析哈罗德·品特剧作《回家》
-
作者:
萧萍
来源:
都市文化研究(第9辑)——文学艺术之城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欲望
城市底层
母亲
妓女
-
描述:
《回家》是哈罗德·品特戏剧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以"品特式"的手法描绘了住在伦敦北工业区的麦克斯一家的生存状态与欲望。本文通过对《回家》中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展示了城市边缘底层社会人们微妙而复杂的内心情感,在一种逼近日常真实和荒诞的秩序人伦中,揭示出城市底层女性的身份宿命,以及她们的成长轨迹和欲望表达方式。
-
声色歌影里的家国想象与性别政治:电影媒介里“天涯歌女”的影像与声音再现
-
作者:
魏萍
来源:
“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本文选取一部电影《天涯歌女》的几个版本进行研究,试图透过"歌女"这一女性形象和电影歌曲的历时对比研究,从电影这一传播媒介入手,来分析从上海到香港,从二三十年代至今,从国语、厦语到粤语,歌女和歌曲是如何被一再再现的?有无变化?有何变化?它们的电影传播承载了怎样的家国记忆、历史想象和性别政治?
-
从《水浒传》中的淫妇形象看施耐庵小说创作思想的矛盾性
-
作者:
余萍
来源:
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作为英雄传奇体小说典范的《水浒传》,施耐庵在塑造男性英雄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塑造了为数不多的女性人物形象。若按施耐庵对她们的态度来分类,大体可将她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女性英雄人物,以孙二娘、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等为代表。对这一类女性,施耐庵持肯定的、赞赏的态度,认为她们豪爽、勇
-
试析宋庆龄在两次国共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
作者:
刘东华
高萍萍
来源:
宋庆龄及其时代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地位与作用
统一战线
妇女运动
宋庆龄
两次国共合作
-
描述:
宋庆龄是20世纪伟大的女性。她从1915年起就投身革命。她与革命伟人孙中山先生的结合使她备受瞩目,使她光芒万丈,也使她肩负重大责任。历史的机遇令她经历了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占据重要地位的两大
-
无处告别的迷惘:论陈染笔下女性人物价值追求的失落
-
作者:
唐艳萍
来源:
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超性别意识
价值追求
女性
性别角色
-
描述:
陈染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以强烈的女性意识写作的作家,她写女性的反叛世俗法则和对抗男性权力,而然她却始终不能给她所塑造的女性一个可靠的归宿。她笔下的女性全都带上了作家本人的孤独、忧郁和怀疑特质,与世界格格不入,生活上没有目标,精神和形体处于分裂状态,甚至丧失了女性的性别特征,永远处在与世界告别而又无处告别的迷惘当中。
-
未完成的现代性:中国戏曲传播与女性文化自觉
-
作者:
杜丽萍
来源:
2014年全球化学术共同体中的传播研究教育国际会议暨青年学者论坛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以女性研究作为切入点,重新梳理我们传统的性别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意识到,我们所见到的历史,只是一半的事实;我们所了解的内容,只是描述男性的经历,而女性基本上都是
-
第一次女权运动的特点和影响分析
-
作者:
宋严萍
来源:
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七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影响
第一次女权运动
特点
-
描述:
本文通过对西方第一次女权运动概况和斗争目标的叙述,总结出这次运动的特点主要有:第一,以中产阶级妇女为主体;第二,相对的温和性;第三,各国妇女运动都与本国的民主改革运动结合在一起,各具特色,同时各国运动又相互联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西方妇女争取到了政治选举权、中等以上的教育权和财产权,而且其影响并不限于西欧、北美,还蔓延到亚洲和非洲,为下一次女权运动开创了先例。
-
激进与现实的矛盾——抗战前期根据地妇女运动发展中的曲折
-
作者:
刘萍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抗日战争时期,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再次掀起新的高潮, 其运动的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越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妇女运动由城市推及广大的农村,妇女从单纯的要求解除封建束缚到要求参战、参政、生产等方面的权利。根据地妇女运动更是成为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一个耀眼的亮点,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运动的一个里程碑。但是,与城市中广大知识妇女的自我觉醒、自发组织不同,根据地妇女运动是在根据地的逐步开辟过程中,
-
性别视角中的儿童发展
-
作者:
谭琳
宋月萍
来源:
首届儿童发展国际论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女童教育
儿童发展
性别平等
-
描述:
儿童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资源。儿童发展状况,尤其是女童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显著改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儿童生存与发展的性别差异的重视,尤其是女童生存发展状况的研究和关注,已使儿童发展性别平等议题成为我国儿童发展领域以及女性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
企业品牌生成机制及其模式
-
作者:
蒋璟萍
陈琦
来源: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2007年年会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生成机制
企业品牌
品牌生成
-
描述:
国内外关于企业品牌的研究,往往从企业或消费者单一角度出发,对企业品牌内涵、外延及其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而很少从企业、产品与消费者互动的角度,对企业品牌生成的机制进行整合研究。本文从分析企业品牌的内涵出发,探寻企业品牌的生成要素,构建企业品牌的生成机制,并揭示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的不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