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法女人生命观比较探微
作者: 苑莉莉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人命运   中法女人   生命观  
描述: 基于"生命观"、"女人的生命观"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对中国和法国各种具体的主导生命观的范式或规范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法女人的命运具有顺从丈夫、为成就男人而隐忍牺牲、处于无主体性的"第二性"地位等共性。为了突破这一困境,女性学研究者们以历史的视角反思以往生命观的局限,构建出从具体规范的生命观上升到有普世价值倾向的新生命观:既超越女人利益又富含女人特质的、适用于整个人类的多元新生命观,以期修补、重建以往由男人主导的生命观范式,追求人性的完善。
论海明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莉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传统   抽象   布莱特   女性形象   现代  
描述: 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海明威塑造了许多硬汉形象,诠释了"人不可以被打败"的硬汉精神。同时,海明威小说也有许多女性形象,如《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玛丽亚、《太阳照常升起》中的布莱特等,通过这些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的生存状态、情感需求和价值观念。本文试图以海明威小说为出发点,分析海明威笔下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简·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莉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英国   女性主义  
描述: 在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简·爱》中,作家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角,塑造了简·爱、海伦·彭斯和梅森·伯莎三位不同的女性形象,通过三位女性截然不同的命运,表达特殊的女性话语,有力地驳斥了当时父权社会下认为女性是冲动且毫无理性的错误认知。本文以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这三位女性的形象
试析凯特·肖邦笔下的“家中天使”女性形象
作者: 王海莉   来源: 青春岁月(学术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中天使”   女性形象   凯特·肖邦  
描述: 凯特·肖邦是19世纪末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先驱,她一生创作了两篇长篇小说和一百多篇短篇小说。在众多的作品中,她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其中不乏维多利亚时期所标榜的“家中天使”。本文选择了凯特·肖邦的数部作品中的几位典型女性,分析了她们在特定时期所具有的“家中天使”的特点。
凯特·肖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王海莉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女性   “家中天使”   凯特·肖邦  
描述: 十九世纪末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是女权主义文学创作先驱。她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形形色色、各具特点的女性。本文旨在通过对肖邦多部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进行分析,探索其塑造的“家中天使”和“觉醒女性”的形象,以便更好地了解特定时期女性的生存状况。
生命悲剧隐喻与文化启蒙符码的合一:萧红笔下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黄莉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蒙   生命悲剧   萧红   女性  
描述: 萧红以独有的女性关怀坚持不懈地描写着女性世界,其笔下的女性形象蕴涵着生命悲剧隐喻和文化启蒙符码的双重寓意。这些女性人物,不仅透视出萧红对生命悲剧的深刻体认,以及对人的生存的巨大悲悯,而且承载着批判封建传统文化,呼唤女性的精神解放,从而重塑民族文化心理的寄意。
论华裔泰文女作家牡丹小说中的华人女性形象
作者: 全莉   来源: 东南亚纵横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人女性   形象   牡丹   小说  
描述: 华裔泰文女作家牡丹是一位文学成就显著、创作风格鲜明独特的当代作家。她用中泰文化的双重视角,塑造了一大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色而又深深融入泰国社会的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深刻地揭示出了泰国华人移民的阵痛与新生。
青春偶像剧的现代意识
作者: 易晓莉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意识   爱情观   人生观   青春偶像剧   女性形象   父母形象  
描述: 青春偶像剧的流行,既源于其中的时尚元素和靓丽的偶像明星对大众的吸引力,也和青春偶像剧的文化内涵紧密相关。青春偶像剧中的现代意识,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方面,具体表现在现代的爱情观与人生观、现代新女性形象及父母形象等方面。这是编创者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于社会人生的新的认识和理解。
论台湾影视作品的女性意识
作者: 易晓莉   来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女性意识   自我完善   独立自信  
描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台湾影视作品也表现出新的面貌。在21世纪的台湾影视作品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这些女性更为迫切地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追求自我的独特价值,在实际生活和心理上自觉摆脱对男性的依赖,表现出独立自信的特质,并不断追求自我完善。文章从如许方面入手,具体阐释21世纪台湾影视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论鲁迅笔下封建社会的女性悲剧:以《祝福》中的祥林嫂为例
作者: 谭莉   来源: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祥林嫂   命运   女性形象   抗争  
描述: 鲁迅《祝福》中塑造的祥林嫂这一形象,代表了旧式中国劳动妇女的共性,她们被封建礼教束缚、压迫,但不失反抗精神;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对妇女的蔑视和欺压。像祥林嫂这样的下层女性,即便勤劳、善良、坚韧,但以她的身体从暴烈到干枯的经历实际上是对封建权力暴行的控诉。她在旧式中国不能争取到一丝尊严,不能得到作为一个人的起码的权利,取而代之的却是被践踏、被奴役、遭压迫、受欺凌。
< 1 2 ... 3 4 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