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凌叔华对婚姻与女性解放的拷问
作者: 苏文兰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姻家庭   主体意识   凌叔华   女性解放  
描述: 婚姻到底给女性带来了什么?女性解放的出路在哪里?凌叔华的作品通过塑造一系列女性形象,展现了五四时期女性的生存现状。不论是传统豪门巨族中的女性婚姻,还是为寻求个性解放,努力实现婚姻自主的现代女性婚姻,都呈现出悲剧状态。在凌叔华看来,在社会的整体解放没有实现的大环境下,单纯的女性解放,只能是空想。只有摧毁腐朽的婚姻制度,提升女性主体意识,才能冲破限制女性发展的婚姻枷锁。
男性视角中的二次建构,《爱情呼叫转移》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陈京晶   苏予燕   来源: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与误读   婚姻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权主义电影理论认为,大多数美国电影是由男人和男人拍摄的,而女人则变成了一种景观。从叙事的角度讲,美国影片多将男性表现为主动者,而把女性打发到配角位置上。《爱情呼叫转移》是一部由男性编剧的中国电影,在男性这层意义上来讲,可谓是以上理论的忠实反映。中国男性视角中的女性形象究竟是怎样的?是否存在着误读和偏见?是否在男性话语权下遭受到了歪曲和夸大?能否在屏幕上表现真实,自尊,客观的女性形象?
论小说《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黑人女性问题
作者: 苏虹蕾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身份   形象   《他们眼望上苍》   黑人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小说《他们眼望上苍》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作品,被公认为黑人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小说不仅在揭露种族歧视上有着很大的价值,而且作品中所塑造的黑人女性形象,体现了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使黑人女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表现出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本文将从黑人女性身份的建构、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黑人女性主义的追寻三方面,来探讨小说《他们眼望上苍》中的黑人女性问题。
现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题材概述
作者: 苏虹蕾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黑人   题材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之前的黑人文学作品大多是男性作家所写,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也是以男性为重。随着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20世纪,一大批黑人女性作家,通过不同的角度塑造多种类型的黑人女性形象,再现黑人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关注她们所受到的来自于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本文系统归纳了现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题材选取的特色,揭示现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题材选取的重要意义。
现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题材概述
作者: 苏虹蕾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黑人   题材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之前的黑人文学作品大多是男性作家所写,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也是以男性为重.随着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20世纪,一大批黑人女性作家,通过不同的角度塑造多种类型的黑人女性形象,再现黑人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关注她们所受到的来自于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本文系统归纳了现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题材选取的特色,揭示现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题材选取的重要意义.
现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题材概述
作者: 苏虹蕾   来源: 北方文学(下)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   黑人   题材   女性文学  
描述: 20世纪之前的黑人文学作品大多是男性作家所写,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也是以男性为重。随着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20世纪,一大批黑人女性作家,通过不同的角度塑造多种类型的黑人女性形象,再现黑人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关注她们所受到的来自于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本文系统归纳了现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题材选取的特色,揭示现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题材选取的重要意义。
现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题材概述
作者: 苏虹蕾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20世纪之前的黑人文学作品大多是男性作家所写,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也是以男性为重。随着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20世纪,一大批黑人女性作家,通过不同的角度塑造多种类型的黑人女性形象,再现黑人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关注她们所受到的来自于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本文系统归纳了现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题材选取的特色,揭示现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题材选取的重要意义。
两个不幸家庭的反抗女性:美狄亚与娜拉之比
作者: 苏佳依   来源: 锦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不幸   娜拉   美狄亚   时代意义  
描述: 美狄亚和娜拉同是文学作品中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性形象。虽然她们性格迥异,反抗的方式也存在着天壤之别,但相似的爱情轨迹、相通的意识觉醒,以及同样可贵的时代意义,都将这两个从不幸家庭中挣脱而出的女性紧紧绑在了一起。透过比较的视角,深入窥探两位女性的精神世界,将会发现她们共通的内心与反抗的可贵。
对《良友》画报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作者: 苏全有   岳晓杰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性   都市建构   《良友》   女性  
描述: 近年来,随着一些相关资料的出版,学界逐渐认识到《良友》画报的价值,继而加强了对《良友》画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新闻传媒方面、社会生活方面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新闻传媒方面主要研究了《良友》的办报思想、编辑策略、品牌推广以及广告宣传。社会生活方面分析了《良友》画报中的女性形象,再现了当时的民众生活,强调了其在都市生活构建和现代性中的作用。文化艺术方面则对《良友》的美术传播和文化价值进行了探讨。当然,其中也存在不足与问题,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者素质等方面。
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建议
作者: 黄秋梅   苏穗   来源: 创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约因素   建议   职业生涯发展   女性  
描述: 女性约占我国总人口的一半,我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影响女性职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与性别相关的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政策对妇女职业权利保障的弱化,具有示范性的成功职业女性形象稀少等都是障碍性的因素。促进女性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 1 2 3 ... 17 18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