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苏】搜索到相关结果 288 条
-
王森然先生年谱及作品简介
-
作者:
苏玉前
王富有
来源:
运城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年谱
妇女运动
中央美术学院
音韵学
蔡元培
《大公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作品
王森然
孙中山
-
描述:
王森然(1895—198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我国著名的革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他是我国最早接受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真诚朋友,为祖国为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执教七十年,桃李满天下。他办过十几种刊物,任教过几十所学府,写下了近千万字的讲义和著作。他在教育学、文学、史学、美学、哲学、古文字学、音韵学研究,美术史论研究和国画创作诸方面都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成就在海内外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他被编入《世
-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三八”前夕访陈慕华)
-
作者:
张宿堂
苏宁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三八”前夕访陈慕华)
-
雷顿编:《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变化·国际比较》 (书刊评介)
-
作者:
苏
M·马蕾舍娃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雷顿编:《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变化·国际比较》 (书刊评介)
-
“婚托”现象透视
-
作者:
徐苏林
来源:
公安月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研究生
北京大学
应征者
手续费
硕士研究生
小姐
婚姻介绍
婚介机构
参加活动
入会费
-
描述: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城镇青年中,28岁的未婚青年约占31%,其中女性约占15%。使这些人找到自己中意的心上人并喜结良缘,应该说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善事。我国的一些政府的、民间的组织也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特别是许多妇女组织将此事列为日常工作内容之一。但是,一...
-
从伍慧明的《骨》评当代华裔美国女性文学之创伤叙事
-
作者:
朱丹
苏红莲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伤小说
寻梦
小说叙事
反思小说
小说作品
慧明
主题内涵
人物形象
美国女性
创作文本
-
描述:
伍慧明是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的杰出作家,其小说处女作《骨》是感伤文学的代表作品。因此,结合小说《骨》的创作文本,分析其感伤叙事及其相关问题,既利于普通读者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及其深邃的主题内涵,又利于创作者研究者分析感伤叙事的相关问题,所以在此有必要结合自己反思小说《骨》的阅读感悟,参考其他研究者对于感伤特点的分析,对小说创作中的“感伤叙事”问题进行一个详细的解读。
-
世无侠士空呈剑:季总禅师南岳去来的女禅诗路
-
作者:
苏美文
来源:
中华科技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季总
山居诗
南岳
女性禅师
女性文学
-
描述:
世无侠士空呈剑:季总禅师南岳去来的女禅诗路
-
让妇联更好地发挥社区管理和建设的主体作用:基于福建省的调查
-
作者:
吴宏洛
苏映宇
毛宁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区服务
社区妇女工作
福建省
妇联组织
社区管理
社区工作者
工作经费
组织架构
妇联工作
妇女干部
-
描述:
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实好,必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社区管理。在这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中,社区妇联组织承担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但从福建省的调查情况看,因受组织架构、工作经费、人员编制等限制,社区妇联组织开展工作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社区妇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社区妇女工作的组织架构不尽合理首先是妇联组织与社区工作的关系尚未理顺。调查发
-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女性观照意识分析
-
作者:
齐明彦
苏乙拉图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陀思妥耶夫斯基
《卡拉马佐夫兄弟》
女性
-
描述: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对于这部作品的女性形象的塑造关注者并不多。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对其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分析了《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女性形象及特点以及其中存在的女性反常态书写,以此探究《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女性观照意识
-
“里下河文学流派”与扬州文化研究
-
作者:
孙生民
苏雪婷
来源: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汪曾祺
毕飞宇
扬州文化
“里下河文学流派”
-
描述:
地域文化对文学创作、文学流派形成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梳理“里下河文学流派”的成因,从自然环境、人文风情、伦理变迁等审美视角,以知识考古与意味复活的方式考察扬州文化对“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影响,具体解读“里下河文学流派”作家抒写扬州记忆和经验的方法。“里下河文学流派”作家创作多以挽歌的调子,回忆的视角,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物,更多是以成长中的女性形象来呈现扬州文化的审美取向,力求为扬州多元文化作一恰如其分的说明。
-
缘情寄意,别有知音:简论柳永艳情词的女性观
-
作者:
吉润东
陈毓
苏珮玥
陈力荧
丁犁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柳永
宋词
艳情词
-
描述:
诗人柳永的一生命途多舛,独特的人生经历对其词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其艳情词的创作,受这种影响尤为深刻。从艳情诗歌的发展沿革与柳永自身人生经历入手,分析出柳永艳情词中表现的女性视角主要有挣脱时代局限的人道主义精神、真实独立的女性形象、对女性心理的大胆刻画三大特点,最终对柳永艳情词创作的影响与不可避免的局限做一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