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肖扬】搜索到相关结果 13 条
-
对妇联组织变革动因及其途径的探讨
-
作者:
肖扬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途径
组织变革
动因
妇联
-
描述:
党的执政方式与政府职能转变带来的组织约束机制和资源获取方式的变化,全球化下国际妇女组织运作模式的影响,民间妇女团体大量涌现引发的组织竞争合作格局的改变,妇女群体利益需求多元化的挑战以及组织内部的结构性问题与强烈的变革愿望是妇联寻求组织变革的直接动因。实现这一变革的途径包括重新调整和发展妇联组织与党和政府的关系熏拓展妇联组织的职能熏实施资源开发战略熏对妇联组织的组织结构、组织制度和组织功能进行渐进式变革熏使妇联组织在主动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迁中获得不断地发展。
-
2001-2005年中国妇女运动史研究述评
-
作者:
肖扬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妇女运动史
叙事方式
研究视角
-
描述:
进入21世纪的中国妇女运动史研究在研究视域、研究方法和叙事方式上呈现出新的取向,不同形态的妇女运动被置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脉络中加以考察,新概念、新范畴的介入引发了对妇女运动事件与人物的重新审视,凸显了运动主体的成长轨迹,使新世纪的妇女运动史研究更加生动鲜活.但综观五年来的妇运史研究仍存在着基础理论研究薄弱,自我更新能力不足,在用外来概念重新建构历史时,忽视对史料的梳理分析等问题.为此,妇运史研究者应钩沉探微,处理好理论与实证、叙述与阐释、传统与创新、外来与本土的关系,以整合复杂多样的历史经验,增强妇运史的
-
全国妇联召开《中国妇女运动百年史》初稿讨论会
-
作者:
肖扬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妇联主席
讨论会
唯物主义历史观
妇女运动史
初稿
副委员长
中国现代化进程
常务委员会
社会性别史
-
描述:
为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中国妇女运动百年史研究,全国妇联于2006年2月17—1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妇女运动百年史》初稿讨论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秀榕以及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出席了书稿讨论会。顾秀莲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在21世纪改革开放的环境下修史,我们还面临方法论、研究视角以及史学观点的挑战。她高屋建瓴地阐述了撰写《中国妇女运动百年史》应该处理好的三个关系,即妇女运动史与社会性别史的关系、妇女运动史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关系、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创新
-
论向警予的妇女解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
作者:
肖扬
来源:
湘潮(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中国妇女运动
妇女参政
中国妇女解放
劳动妇女
妇女解放思想
自身解放
当代启示
妇女组织
向警予
-
描述:
向警予作为中国妇女的先驱和卓越领导者,她对中国走社会主义妇女解放道路的选择反映了一代妇女先贤的不懈求索。她对中国妇女解放根本问题的一系列精辟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为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和历史经验,增进了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一、向警予选择社会主义妇女解放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与世界上任何一种妇女解放道路的选择一样,向
-
1950年代国家对性别文化和性别关系的改造与重构
-
作者:
肖扬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家
性别文化
重构
性别关系
改造
-
描述:
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性别文化和性别关系的改造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按照其社会变革的理想和男女平等的图式,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对传统性别文化和不平等的性别关系进行改造,初步形成了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性别关系;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这一时期国家对性别文化和性别关系的改造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主义改造,但由于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性别关系缺乏准确认识,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和不同的利益诉求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和遮蔽。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性别关系改造与重构中
-
2001-2005年中国妇女运动史研究述评
-
作者:
肖扬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2001-2005年中国妇女运动史研究述评
-
近20年中国妇女健康研究的本土化探索
-
作者:
肖扬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健康
本土化
女性主义
-
描述:
近20年中国大陆的妇女健康研究经历了从全盘接受西方女性主义立场、方法到结合本国实际不断反思、批判与构建的过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健康理论、核心概念和多种类型的妇女健康促进模式。文章通过对20年中国女性主义健康研究理念、方法论、主要议题及阶段性贡献与特点的梳理分析,呈现妇女健康研究本土化、主流化、学科化的发展脉络。说明20年来中国的妇女健康研究与实践拓展了现代医学和医学社会学的研究视阈,丰富发展了女性学学科建设,为国际妇女健康运动提供了经验与借鉴。
-
新时期妇联组织职能定位的思考
-
作者:
肖扬
宓瑞新
来源:
中国妇女(英文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妇女利益
妇联组织
新时期
gender
职能定位
英文
妇女研究
numb
聚合能力
-
描述:
妇联组织一直是妇女利益的代表者,是妇女群众的合法代言人,她一直在妇女运动的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着自身的职能定位。职能定位决定着妇联组织的工作思路和发展战略,体现着妇联组织对社会资源的吸纳与聚合能力。也就是说,一个组织有什么样的职能定位,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与社会声望。
-
灵魂的复苏与放逐——《金瓶梅》女性形象论
-
作者:
肖扬碚
来源:
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灵魂
复苏
女性
异化
-
描述:
从明代商品经济对城市市民女性的影响 ,传统文化、封建的一夫多妻制等对市民女性多方面的作用 ,市民女性主体意识的复苏 ,以及传统道德沦丧之后人性的迷失等方面 ,对《金瓶梅》中西门庆妻妾们———特别是潘金莲、李瓶儿等人的心态、行为、意识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在旧文化旧道德被破除的同时 ,新的文化道德的缺失 ,必然导致人性复苏与人性迷失的二元背反的歧途
-
人性悖论──《金瓶梅》创作意向探
-
作者:
肖扬碚
来源:
河池师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金瓶梅》
西门庆形象
文学评论
创作意向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人性悖论──《金瓶梅》创作意向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