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台湾女性爱滋病毒感染者生活经验初探质性研究
作者: 蔡春美   来源: 台湾社会工作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殖健康   女性研究   爱滋病毒感染者   烙印   生活经验  
描述: 台湾女性爱滋病毒感染者生活经验初探质性研究
不是要“回家”而是要“竞争”(中央电视台“热门话题”在北京第八次妇代会上的反响)
作者: 集美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不是要“回家”而是要“竞争”(中央电视台“热门话题”在北京第八次妇代会上的反响)
略论自由间接引语在女性文学中的运用
作者: 蒋冬美   来源: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间接引语   奥斯丁   女性主义  
描述: 自由间接引语是文学作品中具有特殊文体功能的语言形式。文章意在分析这种侧面叙事手法用于女性小说后取得的独特效果,以它在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的运用为例,对其文体效果加以分类和评述,认为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加强了小说本身的讽刺效果,成功地解剖人物叙述表面的矛盾,揭示人物心理后面潜藏的深刻社会背景,从而更深层地宣扬了女性作家忤逆男性为纲的保守社会的思想。
觉醒与困惑——论“五四”女性文学中的爱情抒写
作者: 樊青美   来源: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女性文学   觉醒   爱情   困惑  
描述: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始于"五四"时期。从历史纵向上看,它打破了男性话语一统天下的局面,以初步觉醒的女性情怀,发出了步入社会、创造人生、追求爱情、人格独立的呼声,为中国的女性文学打开了道路,具有开拓意义;从横向上看,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男作家所无法替代的女性心理情怀和艺术气质,加入了"五四"文学的大合唱。本文从创作实际入手,着重考察"五四"女性文学中关于爱情的抒写,突出其"觉醒而又困惑"的特点。
离愁作雾疑沉水,晓病如烟尽著山:王采薇《长离阁集》解析
作者: 焦桂美   来源: 青年思想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诗   清代   孙星衍   江苏省   女诗人   中国女性文学   发展史   袁枚   丈夫   相思  
描述: 王采薇(1753—1776),字玉瑛,江苏省武进县人。父王光燮,乾隆元年(1736)进士,曾做宜黄县知县。王采薇从小聪颖端丽,爱读诗书,工楷法。十九岁嫁给被袁枚称为天下奇才的阳湖才子孙星衍,婚后夫妇感情甚笃,生有二女,先后夭折。王采薇产后致疾,竟以二十四岁的青春年华猝然而逝。在中国女性文学发展史上,尤其是在清代女诗人中,王采薇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虽一闪即逝,却留下了瞬间的辉煌。她短暂的一生作诗二百多首,收入《长离阁集》的
从张辛欣与朴婉绪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看女性意识
作者: 严贤美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朴婉绪   女性形象   张辛欣  
描述: 1980年代是中国和韩国这两个国家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出现迅猛发展的一个时期。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女性主义文学的风靡,中韩两国的女性主义文学在这股风潮的带动之下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中韩两国女作家也随之从舞台的边缘进入到聚光灯之下,成为各自国家文坛瞩目的焦点。张辛欣与朴婉绪是1980年代中韩两国各自国家中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之一。两位女作家虽然出生在不同的国度、归属于不同的民族,但却在文学观念与生活经历上呈现出十分接近的态势,因而两人之间也存在着极大的可比性。截止今天,中韩两国围绕着女性主义文学
萧红与姜敬爱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吴香美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作品比较   女性解放   女性人物  
描述: 本论文主要是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分别登上中国、韩国文坛的女作家萧红和姜敬爱的成名作《生死场》与《人间问题》进行的比较研究。论文运用平行比较研究方法,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切入作品,从作家的创作背景、作品中的女性命运及女性意识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论文主体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两位作家的创作背景,论述她们的人生经历对创作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两部作品中揭示的女性命运:第一,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社会中,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触摸不到自己作为“人”的生命价值。第二,主要论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
6.25战争时期朝鲜战争题材小说研究:以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
作者: 成美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朝鲜   1950年代   人物形象塑造   战争题材   短篇小说  
描述: 1950年代的6.25战争是朝鲜和韩国最为敌对的时期,同时也是两个国家共同经历的最近的历史。因战争是以休战状态收尾并至今未能实现统一,战争文学一直延续并发展。朝鲜在战后的建设时期、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时期、唯一思想体系确立时期都有6.25战争题材的作品出现。对朝鲜6.25战争时期文学作品的研究现状可分为朝鲜、韩国、国内的研究成果3个部分来探讨。朝鲜文学界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1950年代到1990年代的5部文学史及部分论文、评论来了解,朝鲜对6.25战争时期作品作出了很大的肯定,研究成果丰富。但其研究更多地偏向于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之嬗变
作者: 姚昌美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趋势   女性主义批评家   女性主义  
描述: 本论文以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了解和借鉴为基础,在广泛阅读和考察中国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前提下,整合了最新研究成果。以对女性意识的认识的发展历程为线索,以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呈现出的与世界对话与交流的特征为背景,力图展现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富有本土特征的理论图景,概括和归纳出其发展变化的轨迹与趋势,提出了一定的理论建构设想。 第一部分:整体性出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80年代初中国当代女性主义理论家们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译介和吸收、借鉴,以及在此条件下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在80年代中后
凯瑟琳·安·波特的女性意识研究
作者: 姚范美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反叛   女性意识   女权运动   凯瑟琳·安·波特  
描述: 20世纪上半叶,凯瑟琳·安·波特以其中、短篇小说风靡美国。她以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敏锐、细腻的观察,简练、犀利的笔法,写出了为数不多,但篇篇强劲有力、风格独特、寓意深远的作品,给人诸多启迪。自30、40年代以来波特一直受到英美文艺批评界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以更开阔的研究视野、更灵活的方法和更趋多元化的理论对波特展开研究,使之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和广度。波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女权主义色彩,其作品主人公多为女性,且多以女性在新旧秩序、传统与变革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矢志抗争、追求自我价值的实
< 1 2 3 4 ... 44 45 4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