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罗雪松】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野下林白小说知识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罗雪松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白小说
生态女性主义
知识女性形象
-
描述:
林白笔下知识女性的人生轨迹大多可以概括为"找工作、找男人—失业、离婚"这种模式的循环,而且二者纠结重叠在一起,这也是她们人生的主旋律、主战场。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观察这些女性形象可以发现,她们处在文化弱势与性别弱势的双重弱势中。而只有打破"中心—边缘"、"男性—女性"这种强弱分明的二元结构,才能实现女性主体性的文化自觉与性别自觉。
-
贞节牌坊下的女性——吴组缃宗法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罗雪松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法题材小说
传承与反思
女性形象
-
描述:
吴组缃的小说大多反映宗法社会经济的凋敝与人伦的沦丧,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大多成为宗法道德文化的牺牲品。从这些人物形象可以发现,吴组缃对女性命运问题的探索是非常有个性的,既与五四文学、左翼文学的传统一脉相承,又有自己独到的发现;既显出吴组缃对历史与现实的尊重,又多了一份对历史的反思。
-
节牌坊下的女性
-
作者:
罗雪松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宗法题材小说
传承与反思
女性形象
-
描述:
吴组缃的小说大多反映宗法社会经济的凋敝与人伦的沦丧,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大多成为宗法道德文化的牺牲品。从这些人物形象可以发现,吴组缃对女性命运问题的探索是非常有个性的,既与五四文学、左翼文学的传统一脉相承,又有自己独到的发现;既显出吴组缃对历史与现实的尊重,又多了一份对历史的反思。
-
沈从文三十年代都市小说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蕴
-
作者:
罗雪松
来源: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婚恋心理
三十年代都市小说
都市女性
文化意蕴
-
描述:
1930年代,沈从文创作了以探索都市女青年婚恋心理和情感生活为题材的一组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多重意蕴,她们既映照出都市男性的孱弱,又暴露了女性自身“自然”的缺失。作者探索都市女性人格、揭示知识者“阉寺症”的人性病象,与作者笔下的湘西女子构成鲜明的比照,对完成“湘西世界”的想象有重要的意义。
-
凌叔华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蕴
-
作者:
罗雪松
来源: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凌叔华
女性形象
文化意蕴
-
描述:
最能体现凌叔华小说创作意义的是她的小说集《花之寺》和《女人》 ,因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别于同时代作家笔下的“时代新女性” ,而被称为“新闺秀”小说的代表 ,不管当初这个称谓是褒是贬 ,但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认为,凌叔华小说中的闺秀形象有深远的文化意蕴 :这些女性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化育的结果 ,同时又是人类女性身份中与生俱来的特质的必然结果
-
“新派女人”: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谈片
-
作者:
罗雪松
来源:
阅读与写作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鲁迅小说
曾树生
女性意识
巴金小说
繁漪
母亲
中国现代文学
丈夫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
描述:
“新派女人”这个称呼是巴金小说《寒夜》中汪母对媳妇曾树生的带有揶揄的称呼,在汪母的眼里,这种女人仿佛是另类,不像媳妇,不像妻子,更不像母亲。“新派女人”正是中国现代文学中典型的“现代女性”形
-
婆婆:男性世界的同谋——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之一
-
作者:
罗雪松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根源
婆婆
传统女性
-
描述:
成功的女性形象的塑造 ,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成就之一。从文化角度看 ,现代文学的女性形象可分两大类 :传统女性与现代女性。本文对传统女性中一个特殊的阶层———旧式家庭中的婆婆的形象进行分析 ,试图发掘其“特权”存在的历史文化根源。
-
男性世界的同谋:婆婆: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之一
-
作者:
罗雪松
来源:
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根源
婆婆
传统文化
-
描述:
成功的女性形象的塑造 ,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成就之一。从文化角度看 ,现代文学的女性形象可分两大类 ,传统女性与现代女性。本文对传统女性中一个特殊的阶层———旧式家庭中的婆婆的形象进行分析 ,试图发掘其“特权”存在的历史文化根源
-
男性作家的文化视角--中国现代叙事文学性别文化视角研究之一
-
作者:
罗雪松
来源: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文化视角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端期,由于"人的文学"的倡导,影响和制约着现代作家看取人生和表现人生的视角.本文针对男性作家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对女性命运所采取的态度,来讨论他们文化视角的特征.
-
五四女作家笔下女性人格现象的文化诠释
-
作者:
罗雪松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创作
女子教育
人格现象
-
描述:
表现女性人格现象是五四女性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而清末民初的女子教育是五四女作家笔下人格现象的深层原因.通过分析五四女作家笔下的女性人格现象与清末民初的女子教育的关系及意义,为多角度认识五四时期女性创作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