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析《默市》中对"私"的超越
-
作者:
王先科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默市》
幻想性
津岛佑子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小说<默市>中,人物和时间等设定与作者津岛佑子本身的年谱基本上是重合的.这篇取材于日常生活、以与作者几乎是等身大的人物为主人公的小说,笼罩着一层"私小说"的色彩,但在写作手法上,津岛却通过强烈的幻想性和和理想化的虚构最终勾勒出与"私小说"截然不同的"私".这种"私"不但超越了作者自身的"真实",也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私小说".
-
试析《默市》中对“私”的超越
-
作者:
王先科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默市》
幻想性
津岛佑子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小说《默市》中,人物和时间等设定与作者津岛佑子本身的年谱基本上是重合的。这篇取材于日常生活、以与作者几乎是等身大的人物为主人公的小说,笼罩着一层私小说的色彩,但在写作手法上,津岛却通过强烈的幻想性和和理想化的虚构最终勾勒出与私小说截然不同的私。这种私不但超越了作者自身的真实,也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私小说。
-
她们为何如此执着:社会认同视角下的直销组织研究
-
作者:
韦科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认同
海伦女性
社会对比
社会范畴
-
描述:
好奇于直销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状况,本文援引社会认同框架描述和分析海伦女性直销组织的成员心理,关注了组织成员从被海伦吸引到入职直至离职过程的认同情况。通过半年的参与式观察及对多位成员的深度访谈,发现直销组织对成员的吸引是从重构成员认同开始的。对直销组织以及女性独立意涵了解甚少的女性个体,初次接触海伦直销组织,被海伦塑造的典型女性形象以及组织晋升方式、组织环境所吸引,消解了原有的女性认同与组织认同,重构出对海伦女性的认同以及对海伦组织的认同。在持续的直销工作期间,她们的认同在群际、内群、人际三个层面被不断强
-
寓教于乐电视剧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为埃塞电视台提供有价值的借鉴经验
-
作者:
高新科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萨比多
社会变迁
寓教于乐
电视剧
埃塞俄比亚电视台
-
描述:
包含教育信息的娱乐艺术形式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这主要体现在神话、音乐、舞蹈和戏剧中。教育与娱乐相结合的事实在中国也早已存在,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学作品中,就已融入了教育因素。那些文学作品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获得了道德教育。 但是,真正有意识地研究和运用寓教于乐策略则开始于墨西哥传媒理论家萨比多。萨比多认为,文艺作品特别是电视剧如果能在娱乐内容中添加教育因素,则会有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公众行为的改善,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萨比多的寓教于乐策略理论主要基于各种人类传播理论。他的寓教于乐电视剧涉及
-
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批评之批评
-
作者:
孙科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女性主义批评
90年代文化语境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
开拓与困境
-
描述:
上个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问题的提出,“女性文学批评”才被推上严格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狭义语境中去。本论文分为三章,对90年代至今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成就与价值进行探讨和研究:第一章,主要是从文学及审美形态的多元性、日常生活和个人化写作以及60后女作家成长与写作这三方面,来探讨90年代女性主义批评兴起的文化语境。第二章,简要地介绍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及其引进,再从妇女形象批评和“阅读女性”式的批评两种批评理论对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家的论著的影响,来探讨西方女性主义批评观照下的中国女性主义批评。
-
试析《默市》中对“私”的超越
-
作者:
王先科
来源: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默市》
幻想性
津岛佑子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小说《默市》中,人物和时间等设定与作者津岛佑子本身的年谱基本上是重合的。这篇取材于日常生活、以与作者几乎是等身大的人物为主人公的小说,笼罩着一层私小说的色彩,但在写作手法上,津岛却通过强烈的幻想性和和理想化的虚构性最终勾勒出与私小说截然不同的私。这种私不但超越了作者自身的真实,也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私小说。
-
论朝鲜朝文学批评家徐居正的女性文学观
-
作者:
马金科
朴哲希
来源:
东疆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观
朝鲜朝
徐居正
-
描述:
在朝鲜半岛,女性创作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徐居正在《东人诗话》中就记录了一些关于女性的诗作与逸事。他在朝鲜文学史上首次对女子作诗这一现象给予关注,并做了系统整理和点评。此外,徐居正还赞叹女性的气节与美德,关心她们的疾苦。通过徐居正的《东人诗话》,结合他在《东文选》里对女性诗作的选编及徐居正自身的诗歌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女性文学观是矛盾对立的。尽管徐居正的女性文学观没有完全摆脱封建色彩,但仍然值得赞许,对朝鲜后世女性文学的整理以及女性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
网络女性写作对女性话语权的拓展
-
作者:
李科洲
来源:
海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社会地位
女性写作
女性话语权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选题主要从四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在介绍妇女文学、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女性写作等概念的基础上,把“女性写作“定义为由女性写作的具有女性意识的文学作品,“网络女性写作”定义为在在互联网上首发的女性写作文本;在这一部分中,还介绍了近年来网
-
非洲驻华使节夫人小组访问我省
-
作者:
袁德善
孙永科
来源:
山西妇女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全国妇联
小额贷款
山西
非洲
外交关系
使节
科技示范基地
中非友谊
尼日利亚
妇女组织
-
描述:
非洲驻华使节夫人小组访问我省
-
社会公正与性别权利
-
作者:
格拉谢拉·迪马科
项龙
来源: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目标
社会公正
国家干预
全球化
权利
20世纪90年代
计划经济
性别
-
描述:
总结我最近在民主化、性别权利和社会运动领域中的学术工作与我在社会政策辩论中的公共角色,在此对社会政策的背景,特别是被称之为性别权利的问题作一反思。我强调的是作为社会政策中一个基本原则的社会公正问题和性别权利与其落实之间的法律和形式方面的差异。我从民主化和公民与人权的角度来思考阿根廷不同社会运动在主张权利时所需要使用的语言。这些运动为公共政策带来了新的议题和问题,从而推动了社会—政治话语的改变。基于权利的社会运动话语也涵盖了贫穷和失业这一自20世纪90年代就已成为社会政策话语议题的问题。不过,与植根于救助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