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真】搜索到相关结果 108 条
-
明清文学世家的基本特征
-
作者:
李真瑜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基本特征
文学世家
明清
-
描述:
文学世家是一种与文学流派不同的作家群体,其基本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在明清文坛上,文学世家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文学世家的形成有其多种原因,文化积累和文学传承是其形成的基本规律。文学世家在创作上会具有一些家族文化意味,其具体表现是在文学活动中的家族群体参与、家族意识及家学传承。与文学流派有很大不同的是,在文学世家中女性文学创作是一个重要存在,并成为文学世家的文学亮点之一。文学世家在明清文坛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主要表现为一个文学世家在理论或创作上某一方面的优势或特点,既是对文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也
-
略论明清吴江沈氏世家之女作家
-
作者:
李真瑜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词人
沈氏世家
女散曲家
女诗人
女戏剧家
-
描述:
明清时期的江苏吴江沈氏世家,在晚明至清初这百余年间,先后有女作家二十余人。这是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在这二十几位女作家中,既有诗人、词人,也有散曲家、戏剧家,其人其作,表表一时。研究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的发展史,对沈氏世家之女作家理应有所关注.
-
大陆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
-
作者:
季红真
来源:
香港文学(香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中国
文学评论
女性文学
-
描述:
大陆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
-
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图景: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臻真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消费文化时代的性别图景: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
美杜莎注视着:论日本动漫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徐真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美杜莎注视着:论日本动漫中的女性形象
-
闽南入冥救亲戏曲研究─以泉腔、莆仙戏《目连救母》为例
-
作者:
李育真
来源:
国立中央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八木天线
入冥戏
三大法人
八频天线
入渗
卜瓦松回归模式
-
描述:
本論文論述《泉腔目連救母》與《莆仙戲目連救母》中所建構的三界場域─地獄、人間和天界,並解析存在於三界之中的冥吏、神佛與眾生的形象。這兩部戲曲所建構的三界場域相當完整,特別是地獄的形象莊嚴不容侵犯,兼之森冷可怖,具有警醒世人切莫為惡的功用,建立起三界中公正無私的最終審判場所。這兩部戲曲在舞台上塑造了眾多凡塵俗世間的人物,本論文還著重討論劇本中社會底層小人物的形象,展現小人物在現實生活嚴酷考驗下的無奈,並論述劇本中的「惡人惡狀」和以「劉氏」為代表的女性形象。本論文也介紹兩部戲曲中所描寫的天界神佛,如:佛祖、觀
-
影像上海-城市的双向书写
-
作者:
李若真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彭小莲
关锦鹏
上海三部曲
城市电影
上海电影
-
描述:
上海是中国早期电影的发祥地,在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史上有着辉煌的地位。从最早的故事长片《阎瑞生》到九十年代盛行至今的老上海怀旧电影,上海影像俨然成为一个独特的电影现象。本文选取的论述对象关锦鹏和彭小莲,各自代表了热衷于构建上海城市影像的香港和上海本土导演:关锦鹏,从九十年代起先后拍摄了《阮玲玉》、《红玫瑰白玫瑰》和《长恨歌》,由于其故事背景、影片文本、影片基调、导演风格的相近度与贯彻性,可被归入关锦鹏书写老上海影像的三部曲;而彭小莲,土生土长的上海女导演,其口碑甚佳的“上海三部曲”(《假装没感觉》、《美丽上
-
男权制下的挣扎与追寻:以《雷雨》和《历史在流淌》女性人物为中心
-
作者:
赵真华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挣扎
男权制
异化
-
描述:
父权制,对于男性来说是压制女性并有利于维持自身统治的人性化的制度;而对于女性却是限制女性且使其丧失人身自由,充斥着女性血泪的恶魔般的制度。本文以女性主义理论和历史学为研究方法,结合曹禺的戏剧《雷雨》和韩戊淑的小说《历史在流淌》两部作品以及有关女性主义的资料,通过对比分析作品中两位女性人物繁漪与朴玉莲,探讨两位女性在男权制的压制下,如何为了生存而挣扎,如何为了其理想和目标而追寻以及又因何原因面临不同的人生结局,同时阐释两位男女作家性别视角如何影响了不同人物命运的建构。本文第一章为序论。这一章主要论述了国内外
-
邱心如《笔生花》的女性刻画与文化意涵
-
作者:
郑宛真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弹词小说
女性刻画
笔生花
邱心如
女性
-
描述:
筆者以作家創作心理出發,探討《筆生花》女作家邱心如利用彈詞小說特有體製--即「自敘」與「正文」間雜的特色,一方面建構自我形象,一方面建構小說中的女性人物,如果將自敘與正文視為文本的整體,那麼女作家如何透過自身及正文女性形象的雙重形塑,以思索時代背景下的婦女問題,藉此角度來彰顯《筆生花》作為彈詞三大,如何達到「為女性張目」的特點。
-
女性吸菸认同的自我形塑:以台北都会年轻吸菸女性为例
-
作者:
赵真仪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认同形塑
西方再现
抽菸
消费
年轻女性
-
描述:
本研究主要在回答現今台北年輕吸菸女性為何、且如何經由抽菸的過程獲取自我意義,以及想要獲取什麼樣的意義。自台灣對外開放菸酒市場之後的二十餘年間,越來越多年輕的都會抽菸女性投入吸菸者的行列,同時,相關的女性形象與再現也跟著開始興起,各式的現代西方女性形象開始與台北的抽菸女性有了關連,而這也使得女性的香菸消費成為一種獲取特定意義的方式。過去的香菸研究與論述總是認為有抽菸習慣的女性是學歷、社會地位較低、且有偏差行為的,然而現在,隨著都市與高學歷抽菸女性的增加,這樣的偏見必須被打破。本研究將透過對一個台北的抽菸女性
<
1
2
3
...
7
8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