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花与花联合起来”:进入21世纪的女性电影
作者: 刘海玲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导演创作   主创人员   花联   意味   女性题材   影片   女性生存   女性文学   艺术表达  
描述: 以女性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言说主体的文学被称为女性文学,这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已是一个不争的论断。但对于同样是表达社会生活、承载文化内涵的电影来说,女性电影则很难界定。因为电影是综合性的艺术,是群体智慧的结晶,很难出现编、导、演等主创人员为清一色的女性的情形。但在很多优秀的电影中我们一样可以读出鲜明的性别意味,尤其是女性生存状况的现实表达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萌生,这种以性别作为艺术表达和诉求的鲜明特征,增强了影片的艺术内蕴和文化含量。因此女性电影可界定在女导演创作的电影、女性题材电影和女性主义电影三个维度。
女性角色演变与中国妇女解放--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文化透视
作者: 刘光宇   冬玲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文化透视   女性角色   女性文学  
描述: 文学的文化批评带有根本的性质和意义 ,妇女解放是一场本质上的文化变革 ,将女性角色演变、妇女解放和文化演进结成历史链条 ,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进行文化透视 ,不仅贴近研究对象主体 ,又避免一般文化批评的静止和空泛
女性角色演变与中国妇女解放: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文化透视
作者: 刘光宇   冬玲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文化透视   女性角色   女性文学  
描述: 文学的文化批评带有根本的性质和意义,妇女解放是一场本质上的文化变革,将女性角色演变、妇女解放和文化演进结成历史链条,对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进行文化透视,不仅贴近研究对象主体,又避免一般文化批评的静止和空泛.
大眼睛的女人们(五篇)
作者: 玛斯特尔塔   詹玲   来源: 小说界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丁美洲   眼睛   生活   墨西哥   长时间   加西亚·马尔克斯   爱情故事   丈夫   男人   小说  
描述: 安赫莱斯·玛斯特尔塔是近十年来活跃在拉丁美洲文坛上的女作家。她1949年生于墨西哥的普埃布拉,当过多年新闻记者。1985年玛斯特尔塔的首部小说《生活让我远走》出版,获当年萨特兰奖,为她赢得了声誉。1990年她的第二部小说《大眼睛的女人们》由墨西哥的“石灰与沙砾出版社”推出,一年之内再版四次,在西班牙语世界好评如潮,畅销不衰。1997年它荣获拉丁美洲重要的文学大奖“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小说奖”。这一奖项1964年在委内瑞拉设立,略萨的《绿房子》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最早获此殊荣的作品。墨西哥文学
崔仁勋初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美玲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崔仁勋初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省妇联召开九届六次执委会议
作者: 沙兆华   尹素云   刘霞玲   来源: 湖南日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执委会   妇联组织   主人翁精神   妇代会   妇女运动   社会形成   尊重和保护   妇女工作   筹备工作   代表大会  
描述: 省妇联召开九届六次执委会议
专家呼吁加强性别意识教育
作者: 韩晓玲蒋明楚静   来源: 湖北日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群体   武汉大学   研究中心   性别歧视   意识教育   生物性别   女性学   新兴学科   中国高校   理论与实践  
描述: 专家呼吁加强性别意识教育
《史记》中西汉初期宫廷女性形象浅论
作者: 李艳玲   杜田雨   来源: 小说月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史记》中西汉初期宫廷女性形象浅论
浅析舒婷诗歌的朦胧美及情感美
作者: 马金玲   马子君   来源: 读写算(教研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舒婷是21世纪中国杰出的女诗人,“朦胧”是她诗歌永远的本色,“爱情”是她诗歌永恒的主题。她是一位颇有天赋的女诗人,她用真诚的感情体验世界,然后用心思考,迸发出创作的火花,使诗歌充满了灵气。她的诗歌塑造了独立、自由、平等的新型女性形象,她们充满了专一、真挚、母性的美,为女性点亮了人生的灯塔,给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萤窗异草》:《聊斋》余澜中的波峰―探析《萤窗异草》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作者: 李杰玲   李寅生   来源: 蒲松龄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萤窗异草   思想   女性形象   艺术特色  
描述: 《萤窗异草》被称为“《聊斋》剩稿”,在众多模仿《聊斋》之作中较得《聊斋》神韵,是《聊斋》余澜中的波峰。它在艺术上有不少闪光点,书中营造了大量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独具匠心。在思想上也有可取之处。
< 1 2 3 ... 57 58 59 ... 60 61 6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