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玲】搜索到相关结果 611 条
-
情感劳动:研究劳动社会性别分工的新视角
-
作者:
马冬玲
来源:
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劳动的社会性别分工
情感劳动
商业化
-
描述:
本文在劳动社会性别分工研究引入情感劳动这一概念,并探讨传统社会学和女性学对情感劳动的女性化及商业化之后果的不同解释,以及情感劳动的理论潜力。
-
中国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现代性衍进
-
作者:
杨玲
来源:
东方丛刊(2001年第1辑 总第三十五辑)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21世纪理应成为人类更加文明进步的新世纪。女性解放作为人类解放的一部分,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正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外在的牢狱容易拆毁,而心灵的栅栏却难于破坏。因而是否具有女性意识成为妇女解放能否实现的首要前提。挖掘和复归这种女性意识,不仅对女性解放,而且对整个人类解放都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
感恩父母 共建和谐
-
作者:
顾龙珍
钱阿玲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妇联组织
讨论
家庭建设
征文活动
中国妇女
良知良能
老年人
妇女组织
吴江市
孝文化
-
描述:
感恩父母 共建和谐
-
广西双桅船
-
作者:
张燕玲
来源:
广西日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主人公
女性独立
不期而至
陌生人
双桅船
夸张的故事
中篇小说
广西
批判力
女性文学
-
描述:
广西双桅船
-
当代工笔人物女性形象的发展与创新
-
作者:
孙美玲
来源:
赤子(上中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女性形象
发展
创新
-
描述:
工笔人物画在中国人物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工笔人物画以期长久的发展历史和高质量的画作,在中国画发展的艺术领域中,具有着极大的优势。在工笔人物画作中,以女性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更具有发展潜力,在如今社会的绘画领域中,其发展最为广泛。可以说,女性形象的发展对工笔人物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当代工笔人物女性形象的发展与创新进行了探讨,仅供交流。
-
《聊斋志异》女性形象及其描写模式
-
作者:
刘丽玲
来源:
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描写
模式
《聊斋志异》
-
描述: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更接近现代理想的女性,她们经济独立,这一点最具有时代意义。这些女性,虽然不生活在人间,但他们聪慧、善良、果敢,能理解人间疾苦,区分善恶美丑,迷人仗义,在此渲染下,我们往往体会到的是真与善,是人性与心灵之美。聊斋里的女性形象干姿百态,构成了一幅中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女性画卷。尽管这些女人是以鬼狐怪的面目出现的,但是完全具有人的灵性,在这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那个时代,虽然还找不到真正属于女人生活的空间,但在女性自身努力上,却凸显了人性的美丽和真善。
-
《麝香之爱》:女性的精神牧场
-
作者:
张燕玲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方式
自由自在
社会批判
宗教背景
女性形象
牧场
麝香
精神
-
描述:
在梅卓唯美灵异、忧伤悲悯的《麝香之爱》中,她以自己的藏地的审美方式放养了一个高远苍茫的精神牧场,梅卓在此不仅用精微敏感、仁慈上善的笔触放牧了一个个独具个性的藏族女性形象,凸现了藏族女性的生存状况尤其是爱情悲喜,而且还自由自在地放逐自己,一任才情飞扬,一任泪河深流。诗人
-
从女权主义批评视角重新解读虎妞形象
-
作者:
李慧玲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虎妞
反抗
女权
男权意识
-
描述:
虎妞是老舍笔下极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之前大家对这一形象的解读往往存在男权意识的偏见。本文试图从女权主义批评视角解构男权意识对虎妞的批判,挖掘虎妞身上具有的聪明才智,并对虎妞身上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进行探讨。
-
论水仙花《春香夫人》对双重话语霸权的解构
-
作者:
李玲梅
来源: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春香夫人》
性别主义
种族主义
-
描述:
华裔美国作家水仙花以文学作品为武器匡扶正义,在其小说集《春香夫人》中重塑了华裔和女性的形象,对当时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双重话语霸权进行了批判。她的批判带有鲜明的解构特点:通过消除二元对立和暴力破坏话语结构两个解构策略,颠覆了读者对于种族和性别认识的限制和偏见。
-
从伦理学的“贞”向美学的“美”逃遁:奥菲莉娅对父权话语霸权的反抗
-
作者:
李玲梅
来源:
海外英语(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癫
伦理的“贞”
美学的“美”
奥菲莉娅
-
描述:
被誉为文学上“最为诗意的存在”奥菲莉娅的疯癫和死亡实质上是对父权话语霸权的一次无力地反抗,反抗的方式是通过其作为伦理学的个人向美学的转变,具体来说即为奥菲莉娅作为“贞”的女性形象向“美”的女性形象的转变来实现的。该文将首先结合文本深入分析奥菲莉娅身上所体现的“贞”与“美”的本质,同时揭示两者之间的冲突。其次,该文将深究奥菲莉娅的疯癫和死亡所揭示的其对于以“贞”为代表的伦理枷锁的反抗和以“美”为代表的审美化生存的追求。
<
1
2
3
...
43
44
45
...
60
61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