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成水资源管理中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参与
-
作者:
郭玲霞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参与
甘州区
集成水资源管理
用水户协会
性别平等
-
描述:
妇女与水资源是妇女与发展中的一部分,随着对妇女与发展研究的深入,妇女在水资源供给、管理中的角色受到了重视,已成为性别平等和水资源管理中的新的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将水资源、贫困、妇女三大问题集于一体,制约着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集成水资源管理中的一个结构性成分―――用水户协会为线索,应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研究黑河中游张掖市甘州区水资源管理中的性别平等及妇女参与问题。本文首先从家庭和社区两个层面,结合农民水资源利用方
-
“五四”女性小说中现代性爱的彰显与缺失
-
作者:
何文玲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彰显
性爱
“五四”时期
缺失
-
描述:
“五四”时期的性爱问题是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其中现代女性文学中的性爱问题尤为突出。女性的觉醒作为“人”的发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借助现代性爱显现出来,包含“为人或为女的两重自觉”。①性爱问题的提出以及现代性爱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极大地改变了国人认识层面的价值秩序。本论文分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前言由性爱文学研究的国内现状综述和评价入手,在此基础上说明本研究对象择取上的合理性,并指出论文的力求创新之处。正文主体部分共分四章,通过性爱的觉醒、性爱的彰显、性爱的缺失、性爱的归理四方面,对“五四”时
-
寻找自我——托尼·莫里森《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石艳玲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黑人女性主义
宠儿
寻找自我
-
描述:
托尼·莫里森(1931-)是当今世界文坛上一位杰出的黑人女作家,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当今历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非洲裔作家。莫里森的小说关注美国黑人的现实生活,尝试对美国黑人民族文化发展道路进行反思,揭示白人文化和价值观侵蚀挤压下黑人精神世界的畸变与扭曲。黑人和女性的双重身份帮助托尼·莫里森深入到黑人女性的内心深处,深刻而细腻地展现了在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的痛苦、挣扎和扭曲的心理状态。她的杰出成就标志着一个新的文学种类——黑人女性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1987年《宠儿》的
-
情感劳动:研究劳动社会性别分工的新视角
-
作者:
马冬玲
来源:
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劳动的社会性别分工
情感劳动
商业化
-
描述:
本文在劳动社会性别分工研究引入情感劳动这一概念,并探讨传统社会学和女性学对情感劳动的女性化及商业化之后果的不同解释,以及情感劳动的理论潜力。
-
《麝香之爱》:女性的精神牧场
-
作者:
张燕玲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方式
自由自在
社会批判
宗教背景
女性形象
牧场
麝香
精神
-
描述:
在梅卓唯美灵异、忧伤悲悯的《麝香之爱》中,她以自己的藏地的审美方式放养了一个高远苍茫的精神牧场,梅卓在此不仅用精微敏感、仁慈上善的笔触放牧了一个个独具个性的藏族女性形象,凸现了藏族女性的生存状况尤其是爱情悲喜,而且还自由自在地放逐自己,一任才情飞扬,一任泪河深流。诗人
-
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女性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
作者:
伍慧玲
骆晓戈
来源: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等生存
性别权利保障
两性和谐
-
描述: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对女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女性由于本身生理、心理特点及历史上的弱势基础和社会发展性别偏向的原因,她们要面对的问题更多、生存压力更大、承受的任务更重。因此,只有依法保障女性的受教育权、促进女性充分就业、消除性别歧视,以便真正实现女性在政治经济地位、文化教育权利等方面与男性平等生存和发展,才能促进两性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作者:
刘惠玲
来源:
山东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秀拉》
自我身份
性别观
死亡主题
-
描述: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自始至终以发展黑人女性文学为己任,把关注点直接投放到社会的边缘地带——美国黑人女性和她们的世界。其作品《秀拉》被评论界视为美国黑人文学漫长而曲折道路上最醒目的一座里程碑。本文试图从三种视角来解读《秀拉》以期读者对作家和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
汤亭亭作品《女勇士》中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李晓玲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打破沉默
汤亭亭
性别歧视
文化融合
文化冲突
《女勇士》
-
描述:
汤亭亭(又名玛克辛.洪.金斯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卓越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她通常被认为是将亚裔美国文学引入美国主流文学的领军人物。通过《女勇士》(1976)、《中国佬》(1980)、《孙行者》(1989)这三部作品,汤亭亭不仅获得了广泛的认可,而且建立了她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事实证明,她是成功做到融合中西文化的最有影响的华裔美国作家之一。她于1976年出版的处女作《女勇士:一个生活在“鬼”中间的女孩的童年回忆》,被誉为华裔美国文学创建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女勇士》自出版以来,一直是文学界研究的焦点。很多学
-
试论池莉小说中的女性观
-
作者:
孙燕玲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池莉小说
女性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作为一个“新写实”的女作家,池莉自然不会忽视社会中女性生存这个普遍而现实的问题,她以其特有的责任和观察角度,对生活在这变革时代的女性形象进行描述,对现实进行反映和探索。她的女性观以自身的体验和敏锐的女性眼光关注时代的变化, 凸显女性的成长及两性关系的变迁,表现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女性意识,体现女性主体性的精神气质。她能敏感地捕捉时代的风云突变,并相应调整自己的写作姿态,塑造出一个个鲜活、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为我们了解当代中国的女性生存状态打开了一扇窗户。 本文将从女性的独特个性意识、智慧的光芒、以自我为中心
-
浅谈民国时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文化的自觉关系
-
作者:
李玲
李静
来源: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现实批判
民国电影
女性形象
启蒙话语
-
描述:
民国时期是一个特殊的文化时期。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在文化传播媒介中的不同形象塑造和编码方式,往往真切地对应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民国时期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基准,希望通过对影像中不同的女性形象构建中,梳理出她们与当时社会文化之间的自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