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玲】搜索到相关结果 327 条
-
战争、国家与女性:抗战时期宋美玲的妇女动员
-
作者:
张玲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动员
国家
宋美龄
战争
-
描述:
自近代以来,妇女解放总是在国家、民族的语境下阐释。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每一位中国妇女在挣脱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平等的同时,需要肩负起救亡图存的民族重任。战争导致了人力、物力的极度匮乏,国民政府发出抗战救国的口号,广大妇女成为各种社会力量急需动员的对象。宋美龄身为“国家第一夫人”在妇女动员的过程中附有特殊的影响力,她既可以让妇女动员工作取得极为难得的政治资源,又可以尽可能地消除来自基层社会和民众的抵制和冷漠。为快速、有效地动员妇女投身抗战救援事业,社会各界妇女纷纷表达了由宋美龄领导全国妇女动员工作的
-
集成水资源管理中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参与
-
作者:
郭玲霞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参与
甘州区
集成水资源管理
用水户协会
性别平等
-
描述:
妇女与水资源是妇女与发展中的一部分,随着对妇女与发展研究的深入,妇女在水资源供给、管理中的角色受到了重视,已成为性别平等和水资源管理中的新的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将水资源、贫困、妇女三大问题集于一体,制约着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集成水资源管理中的一个结构性成分―――用水户协会为线索,应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研究黑河中游张掖市甘州区水资源管理中的性别平等及妇女参与问题。本文首先从家庭和社区两个层面,结合农民水资源利用方
-
中国妇女参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作者:
吴玲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参政
影响因素
对策分析
-
描述:
妇女解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而妇女参政则是妇女解放的高级形式。在当代中国,妇女参政不仅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特殊意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政治文明的逐步提高,中国妇女参政作为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日益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探讨妇女参政的涵义入手,全面介绍中国妇女参政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中国妇女参政的影响因素,努力探究提高中国妇女参政水平的主要对策,以期对中国妇女参政发展有所借鉴。
本文分四个部分:
-
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当地女性地位的影响:以丽江大研古镇为例
-
作者:
杜林玲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业
女性地位
-
描述:
旅游业进入民族地区后,为少数民族女性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不仅改变了她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对她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随着当地女性经济收入的增加,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也发生了改变,对自身的性别角色也有了新的认识,社会地位也有了显著提高。因此,在研究旅游影响时,可以应用性别分析方法,来探讨旅游开发对当地女性解放与发展的作用。 本文选取云南丽江古城作为田野调查地点,采取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相结合的田野调查方法,在旅游学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和女性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成果,从时间和空间进行多方位的比
-
殖民地与女性--日据时期台湾女性文学研究
-
作者:
孙佰玲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殖民地与女性--日据时期台湾女性文学研究
-
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复调艺术
-
作者:
钟许玲
来源:
海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未完成性
复调艺术
《最蓝的眼睛》
复调对话
作者与主角
-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坛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也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1993年,莫里森更是凭借其创作成就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情感炽热,富有诗意,深刻反映了美国黑人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和现实生活。《最蓝的眼睛》是莫里森的处女作,在这部作品中,莫里森对受白人主流文化压制下的黑人,尤其是黑人女童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小说也因其所采用的灵活多变的写作手法、多元化的叙事视角,及其所反映的种族压迫大背景之下的黑人命运,获得了文学评论界的青睐。《最蓝的眼睛》
-
中国女性文学女性意识的现代性衍进
-
作者:
杨玲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现代性
女性文学
衍进
-
描述:
本文主要依据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从美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研究中国女性文学所表现的女性意识,梳理出女性意识的现代性衍进轨迹。
-
权力话语下的政治化写作:以“十七年”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为考察对象
-
作者:
陈玲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
“十七年”
女作家
权力
女性
-
描述:
在权力话语显在制约与无形的控制下,“十七年”时期女作家在进行小说创作时普遍倾向于政治化写作,这种政治化写作或多或少地一直贯穿于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之中。本论文一是试图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出发,全面、综合地考察与探究“十七年”时期女作家的小说创作在权力话语影响下形成政治化写作的原因;二是通过对研究界已有所研究但尚未研究充分的文本的再解读,与虽然已经出版但仍未被当作“十七年”女性文学研究的典型文本的重新发掘,充分探究“十七年”女作家小说的政治化写作在文本中的具体表现;三是试从相互比较的角度出发,把“十七年”女作家小
-
成长如蜕
-
作者:
王玲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义
原因
安妮宝贝
创作转型
特点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有悠久的历史与丰硕的成果。进入新世纪以后,女性写作在不同维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安妮宝贝小说的创作及其转型尤其值得关注。本文认为,影响一个女性创作者创作转型的不仅有一再被指认的社会文化原因,更有一再被忽视的女性创作者对自身创作要求的不自觉地内化的原因。在新世纪,安妮宝贝等女作家的创作转型既是在现行社会等级与性别等级的双重挤压下从女性主义的性别理想向现实转向的产物,又是消费时代的文学艺术在市场机制下文化叙述的需要。甚至可以说女性创作的转型是女性文学创作进程与个人写作意愿、男性期待与女性
-
“五四”女性小说中现代性爱的彰显与缺失
-
作者:
何文玲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彰显
性爱
“五四”时期
缺失
-
描述:
“五四”时期的性爱问题是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其中现代女性文学中的性爱问题尤为突出。女性的觉醒作为“人”的发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借助现代性爱显现出来,包含“为人或为女的两重自觉”。①性爱问题的提出以及现代性爱观念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极大地改变了国人认识层面的价值秩序。本论文分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前言由性爱文学研究的国内现状综述和评价入手,在此基础上说明本研究对象择取上的合理性,并指出论文的力求创新之处。正文主体部分共分四章,通过性爱的觉醒、性爱的彰显、性爱的缺失、性爱的归理四方面,对“五四”时
<
1
2
3
...
20
21
22
...
31
32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