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玲】搜索到相关结果 410 条
-
试析邓颖超妇女解放思想的历史特点
-
作者:
杨红玲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时代性
邓颖超
妇女解放
实践性
-
描述:
邓颖超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之一,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中国妇女实际相结合,不断地总结妇女工作中的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强调从女性主体立场审视妇女问题,注重妇女的特殊权利,且顺应时代需求、随时代前进,因而其妇女解放思想呈现出了鲜明的实践性、主体性和时代性.
-
党建带妇建 妇建服务党建
-
作者:
梁惠玲
来源:
政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群众工作
女干部
妇联组织
突出问题
农村妇女
基层组织建设
组织活力
党建工作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
描述:
妇联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妇女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全省各级妇联组织抢抓机遇,大胆创新,以加强组织覆盖、激发组织活力、发挥组织作用为目标,依托党建带妇建,以妇建服务党建,取得了明显成效。
-
性别主流化-台湾经验与国际的对话
-
作者:
黄淑玲
来源:
研考双月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平等专案小组
行政院妇女权益促进委员会
妇女运动
女性主义政治
性别影响评估
性别主流化
-
描述:
自1995年以來,在聯合國積極推動之下,各國政府熱烈響應,性別主流化已經成為促進性別平等最重要的全球性策略。本文討論各國推動性別主流化普遍面臨的困境,追究其肇因於性別主流化本身的定義與概念;並討論台灣行政院及37個部會實施性別主流化的具體成效,最後提出迫切需要改善的面向。
-
坚持党建带妇建 加强妇联组织建设:农五师党建带妇建调研报告
-
作者:
刘惠玲
来源:
兵团工运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组织建设
妇联组织
工作机制
妇联工作
党建工作
妇女干部
党组织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实施意见
-
描述:
一、基本情况根据兵团党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农五师党委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建带妇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建立党群联建机制,抓好党群组织建设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列入了基层固本强基工程的重要内容。各团场、师直各单位也相继制定了贯彻实施意见和配套方案,形成了党委领导、部门支持、
-
社会控制:它的起点与终点(兼论“性别文化”)
-
作者:
王金玲
来源:
报刊资料选汇(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社会控制:它的起点与终点(兼论“性别文化”)
-
中央国家机关妇工委召开表彰大会
-
作者:
王玉玲
来源:
紫光阁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妇联
黄燕
巾帼建功
工会联合会
妇女工作会议
国家机关工委
甄砚
工作效益
中央国家机关
妇女组织
-
描述:
2005年3月4日上午,中央国家机关妇工委召开了中央国家机关第十三次妇女工作会议暨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会上表彰了30个"巾帼建功"先进集体、50名"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主席黄燕明和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甄砚等领导同志出席了颁奖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
抗日战争中的云南妇女
-
作者:
黄燕玲
来源:
云南档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服务团
抗日战争
台儿庄战役
难童救济
救护工作
妇女运动
云南妇女
爱国热情
救济所
技术训练
-
描述: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满腔爱国热情的云南妇女在中共云南地下党及省妇女运动委员会的领导、组织下,也积极投入到全民族的抗战中,并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一,负责负伤将士的救护工作.战争一爆发,省妇运会就组织了战地妇女服务团及救护训练所,招收有志青年进行护理训练,培训后组团随部队出征或参加后方医院的救护工作.1937年10月,当卢汉将军率领由云南健儿组成的六十军誓师北上,参加徐鲁会战时,就组织了一个六十人的云南战地妇女服务团随军北上,负责伤病员的救护工作,这批团员大部分是女中学生
-
建国初期广州妇女运动的回顾
-
作者:
梅少玲
来源:
广州党史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建国初期广州妇女运动的回顾
-
试论实现妇女的真正价值
-
作者:
许改玲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试论实现妇女的真正价值
-
值得记忆的一页
-
作者:
董鸿春
王晓玲
来源:
国际经济合作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交朋友
协会
驻外机构
外国专家
联合国
中国妇女
记忆
索马里
工作
妇女组织
-
描述:
1986年在世界人民要求和平的呼声中过去了.我们这些在驻外机构工作的女同志,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但也为世界和平、祖国繁荣撒下了汗水.1986年在我们生活的日记中留下了值得记忆的一页.走出大门广交朋友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使团中,有好几个群众性妇女组织,我们选择了"联合国妇女协会".这个协会有80来个成员,其中有驻索使团外交官夫人,有在索工作的外国妇女,大多数则是在索工作的外国专家夫人.经参处的女同志于1985年该协会成立之
<
1
2
3
...
18
19
20
...
39
40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