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 】搜索到相关结果 118 条
现当代文学中的寡妇形象研究
作者:
王维维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文化
贞节
女性意识
寡妇
生命力
描述: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由于封建文化的垄断性,妇女地位的从属性,使女性成为了失语的群体,而寡妇—更是游离于女性之外的特殊群体,她们是被孤立在社会、人群之外的。寡妇始终是封建道德观念关注的核心,寡妇作为男权社会的殉葬品,一方面忍受着丧夫的巨大痛苦,一方面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甚至自身的巨大压力。她们被剥夺了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力,她们必须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地永远生活在对于死去丈夫的哀悼之中,不能改嫁,成了活的死人。她们完全被禁闭在正常社会生活之外,家中单调无聊的生活无所寄托、毫无兴致,她们永远没有幸福可言。但她们有着
论碧翠克斯·波特动物故事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作者:
王莹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碧翠克斯·波特
维多利亚时代
动物故事
女性主义思想
描述:
《彼得兔的故事》的作者碧翠克斯·波特(1866-1943)享誉世界,是英国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她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为动物故事,文字间穿插作家自绘的精美水彩图画,既益于叙事,又不乏绘画艺术之绝妙,让无数小读者们和他们的父母皆爱不释手。目前为止,国内只有一篇学术论文提及到了碧翠克斯·波特这位英国杰出儿童文学作家。国外只有少数文学批评家将碧翠克斯·波特的动物故事作为严肃的文学作品进行批评,而且关于她的研究仅集中在其文学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结合,和其在英格兰北部湖区的生活经历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然而,本文
玛莎·奎斯特:追求自由的女性
作者:
王江宏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玛莎·奎斯特
追求自由
女性主义
描述:
多丽丝·莱辛,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作品风格多变,在欧洲各国获得多种文学奖项,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评论家称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为西方女权主义的“圣经”。她的许多小说都揭示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压抑、忧愁、彷徨和抗争。从她笔下众多女性人物的经历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对于女性追求自由独立问题的看法。本论文通过分析小说《玛莎·奎斯特》中主人公玛莎对自由的追求体现出女性追求自由所遇到的困难和百折不挠的精神。Quest意思是追求、探索,玛莎·奎斯特的一生就像她的名字一
《屋顶丽人》的女性主义研究
作者:
王静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屋顶丽人》
女性主义
多丽丝•莱辛
描述:
多丽丝•莱辛是一名20世纪英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屋顶丽人”是她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写于1963年。《屋顶丽人》通过描写一个晒日光浴的普通女性的遭遇及她的反抗精神.体现了处于女权运动高涨时期女性的独立意识和追求自由的性格.也挖掘了男性人性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意识和潜意识。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多丽丝•莱辛的“屋顶丽人”进行分析。莱辛在这篇小说中以她独特的视角描述了一系列男女冲突问题。本文将从正反两方面剖析这一系列男女冲突问题。其中包括男人因屋顶丽人的不理睬而气愤,和对殷勤的普里切特太太的喜欢。通过对比他们对
叛逆、转向与回归—欧茨小说中的母女关系研究:A Study of Mother Relationship in Joyce Carol Oates’s Fiction
作者:
王薇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女关系
女性意识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描述: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的作品主题广泛深刻,人物刻画鲜明细腻,其中多层面的母女关系体现是其重要创作主题之一。本文以欧茨小说中的母女关系主题为切入点,以探讨母女关系和为母之道的女性主义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为参照系,选取欧茨不同创作阶段的三部代表作:《他们》(1969)、《你必须记住这个》(1987)和《我带你去那儿》(2002),旨在分析母女矛盾的不同表现、深层原因及解决之道,以期对欧茨女性意识的演变过程进行历时性及共时性的梳理。本论文引语部分对作家生平及主要作品作了简要介绍,总结
清代徽州才媛诗人研究
作者:
王燕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才媛诗人
徽州
描述:
本课题以“清代徽州才媛诗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她们的著录情况,试图把握徽州才媛诗人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还原清代才媛诗人的历史情状,探究她们作为一个文学群体对徽州女性文学乃至整个徽州文学的积极作用。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构成。绪论主要探讨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梳理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明确本课题的研究对象、范围,说明研究方法、论文的重难点、创新点及不足。论文以时间为纬,以徽州才媛诗人生年先后为序,分为清前期、清中叶、晚清三章,另有年代不详者单立一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清前期(顺治—康熙)24位
上海沦陷区的女性言说:论苏青作品中知识女性生存主题
作者:
王栎雯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青
生存困境
知识女性
上海沦陷区
描述: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日本侵略者和汪伪政权在上海沦陷区实行严酷的政治、经济、文化统治,导致上海经济衰退、物价飞涨,市民苦不堪言。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过“五·四”洗礼,拥有自由平等思想的知识女性该如何生存?她们在谋求生存时会遭遇何种困境?这是本论文所要解答的问题。作为上海沦陷区红极一时的女性作家,苏青率先将视线投向了上海沦陷区的知识女性,通过描写知识女性日常的生活,勾勒其生存状况。因此,笔者选取苏青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作品主题进行分析、阐释,继而全面、真实地展现上海沦陷区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本论文分为绪言、正
萧红小说修辞话语研究
作者:
王翠翠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修辞理解
修辞建构
修辞手段
萧红小说
修辞效果
描述:
萧红是东北著名的女作家之一,也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关于萧红文学作品的研究,最早是从文学角度进行的,大多学者将其作品定位于“乡土文学”“女性文学”等等。而从语言学角度对其作品进行修辞研究的还为数不多,而且大多是零星的研究,还未见系统详细的论述。本文着眼于萧红小说修辞语言,力图从修辞话语构建、修辞话语理解以及修辞手段等方面对其作品进行解构和分析。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萧红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重点介绍关于萧红及其著作的文学评论、传记、评传,以及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并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论《紫颜色》对菲洛美拉神话的妇女主义重写
作者:
王远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互文性
《紫颜色》
菲洛美拉神话
重写
描述:
艾丽丝.沃克发表于1982年的长篇小说《紫颜色》堪称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传统中的一朵奇葩,曾两度轰动美国文坛。第一次是在小说发表的次年,它一举同时获得美国文学界最主要的三项大奖,即普利策奖、全国图书奖和全国书评家协会奖。另一次是在1985年,由这部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获奥斯卡金像奖多项提名。由此,小说的影响力可略见一斑。《紫颜色》作为一部经典作品,自发表以来不断的被重新阅读、审视。研究这部作品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分别有评论从历史小说或心理分析范例的角度分析《紫颜色》的主题;或者把小说置放于童话和爱情故事的范
社会生态学视阈下的路易丝•厄德瑞克小说研究
作者:
王晨
来源:
人民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
自然
平等
描述:
多彩纷呈的美国文学具有多维化的特点,土著美国文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维。路易丝•厄德瑞克(Louise Erdrich)(1954-)是土著美国人文艺复兴运动第二次大潮的代表人物,是一位置身于这场文学运动中心却又卓尔不群的艺术家。她曾先后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O. Henry Award for Short Story)、全国书评家协会奖(National Book Critics Award for Fiction)、世界幻想作品奖(World Fantasy Award)和司格特•奥台尔历史小说奖(S
<
1
2
3
...
6
7
8
...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