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程砚秋先生的“三国戏”
-
作者:
王琢珏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事
程派“三国戏”
剧目探析
文本探析
艺术探析
-
描述:
京剧,是我国古老的艺术门类之一,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京剧的热度陡升,而京剧舞台上的“三国戏”更是人们瞩目的焦点之一当下,研究文学与京剧的关系,从文学视角窥视京剧,即怎样围绕着文学与京剧的关系对“三国戏”展开深入研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着重对京剧程派的三出“三国戏”进行研究,即以《文姬归汉》、《春闺梦》和《亡蜀鉴》为中心展开论述。在绪论部分,简述从京剧“三国戏”、京剧程派戏到程派“三国戏”的研究概况和选题意义。不仅对程砚秋一生编演的程派剧目加以梳理和分析,而且还对程派“三
-
欧茨小说中女性成长主题的功能文体研究
-
作者:
王伟
来源:
济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
功能文体学
女性成长
-
描述:
美国当代著名女小说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自1963年《北门边》发表,五十多年来笔耕不缀,一直活跃于美国文坛,至今获得了许多重要文学奖项和两次诺贝尔奖提名,其非凡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她的作品涉及多个主题,如暴力,死亡,城市动乱,成长等。其中,成长主题在美国文学史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妈妈走了》和《狐火:一个少女帮的自白》作为近年来成长小说的代表作,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不同时代美国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成长轨迹。以往的研究都是从成长小说的文学视角来分析里面的女性
-
研究生网络信息获取行为的差异研究
-
作者:
王会景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信息行为
信息获取行为
研究生
-
描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硕士研究生网络信息获取行为进行研究多是针对某一学校或者某一个地区所做的研究,而对硕士研究生的网络信息获取行为进行差异分析的文章相对较少。本文是在充分借鉴前辈们对信息行为、信息查询行为、信息检索行为、信息获取行为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对硕士研究生网络信息获取行为的差异进行调查研究。为方便论述,本文将硕士研究生简称为研究生。本文在对已有文献的查阅以及深入调研研究生网络信息获取行为的基础上,将研究生划分为理、工、文、农、医五大专业,结合目前图书情报学界最有权威的Wilson信息寻求行为模
-
农村留守妇女运动参与现状及促进策略研究——以双峰县乡村健身舞蹈队为例
-
作者:
王巧丽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村留守妇女
运动参与现状
健身舞
促进策略
双峰县
-
描述:
去年六月由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的《全民健身指导纲要》颁布二十年座谈会上,刘鹏局长在会上指出,《全民健身指导纲要》颁布二十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引导下,蓬勃发展的全民健身事业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国民的身心健康水平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已初具规模。但在这二十年以来,农村体育虽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但也可发现在中国农村体育的实际开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没法真正的满足农村人口体育健身的实际需要。会上还提出目前国民对全面健身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健身不应当只是追寻躯体的健康,健
-
陈芸《小黛轩论诗诗》研究
-
作者:
王丹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陈芸
清代
论诗诗
女性
-
描述:
陈芸(1885-1911),字芸仙,号淑宜,自称“道山女子”,侯官人。清光绪十一年生,卒于宣统三年。陈芸自幼聪颖,善记诵,有诗才。受母亲薛绍徽影响,加之自身对于女性文学大都付诸荒烟蔓草而湮没感到惋惜,遂作《小黛轩论诗诗》。《小黛轩论诗诗》共221首,包括上下两卷,上卷100首,下卷121首,均为七言绝句。其涉及到1198位女诗人,1345部作品,论诗内容全面,涉及面广,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则是清代女性文人创作对于前代的突破与发展,如清代女性文人团体的兴盛,女性英勇事迹的展现以及女性文人对后代教育发挥的重要作用
-
沈宜修《鹂吹集》诗性美研究
-
作者:
王桂花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鹂吹集》
诗性美
沈宜修
价值
-
描述:
文学创作,留有《鹂吹集》一卷,收录其诗歌634首,词190首,拟连珠11首、骚序各1篇,赋3首以及传2篇。沈宜修在创作之余还勤于女性文学作品的收集,有《伊人思》一卷,收录女作家46人,诗词文共209篇
-
论乔叶小说的女性书写
-
作者:
王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反思
乔叶
女性审美
-
描述:
乔叶是一名执着于关注女性生存境遇的优秀作家,她的作品不仅描绘了底层女性的生存困境和男女两性的尴尬处境,还对历史夹缝中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层次解读,透过罪与罚的残酷表象来不断追问人性扭曲异化的根由。乔叶的书写立场是根植于女性文学创作传统的土壤之上,并通过女性视角的延伸、女性话语的重构得以最终确立起来的。在主题层面,乔叶对底层女性的书写与关怀充满人道主义的色彩,在描绘其困乏处境的同时更多的赋予她们重拾尊严的勇气和信心。在女性情感表述与欲望的言说上,她摒弃了道德批判的立场,对于情感禁锢中的疲惫心灵给予更多的理
-
空间批评视域下《他们眼望上苍》研究
-
作者:
王杜鹃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异质空间
佐拉·尼尔·赫斯顿
《他们眼望上苍》
空间批评
-
描述:
佐拉·尼尔·赫斯顿(1891—1960)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非裔女作家,具有影响力的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学者,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其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是非裔文学的经典作品,运用大量的黑人民俗文化元素,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黑人女性珍妮反抗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寻求独立与解放的自我身份追寻之旅。空间批评理论的代表作家亨利·列斐伏尔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空间模式,即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空间,运用于解读文学作品时则体现为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其中异质空间是表征空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表现他
-
孑立的“边缘者”——《水边的摇篮》解读
-
作者:
王頔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柳美里
“边缘文学”
在日韩国人
-
描述:
自20世纪70年代之后,日本的文学创作进入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尤其是一批极具创新意识的女性作家,她们新颖的写作手法获得了世界性的认可。她们频繁的成为各种纯文学奖项的主角。是文坛冉冉升起的明星。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柳美里凭借《家庭电影》这部作品摘得了日本文学奖的桂冠,成为了最具人气的年轻女作家,由此获得了日本文坛的极度关注。自从获得芥川奖之后,她的创作之路更加一帆风顺。她的小说多数以揭露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生活经历作为创作灵感的来源。内容不乏深刻的社会因素。例如在日韩国人的特殊身份等等。她多篇小说的相继问世和
-
元末动乱割据与绍兴路文人研究
-
作者:
王翠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末
文学
动乱割据
绍兴路
文人
-
描述:
国家不幸诗家幸。文人身处动乱的时局之中,往往会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优秀作品。其作品也往往反映出具有震撼力的内心世界。元末乱世文学的研究在总体上相对滞后,而针对典型区域的文学探讨殊为少见。具体而言,着眼于考察元末动乱割据时期绍兴路文人的专业成果,则基本上呈现处出一片空白状态。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具有较为突出的学术价值。本文主要分四章予以探究。第一章对元末绍兴路各县文人做出比较清晰的考证,勾勒出文人群体的基本面貌,为下一步论析做出铺垫。有关那时该地文人与文学的基本脉络,学术界一直未曾有专门性的整理工作。按照天、地
<
1
2
3
4
5
6
...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