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普契尼歌剧的悲剧人物形象塑造
作者: 王燕丽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契尼   歌剧   悲剧人物   形象塑造  
描述: 普契尼,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一生所创作的十二部歌剧中绝大部分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的歌剧舞台上连年上演。普契尼的歌剧继承和发扬了意大利歌剧传统,在把握剧场和音乐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尤其是对悲剧形象塑造方面上的表现堪称完美。 作为决定一部歌剧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歌剧创作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一直是展开戏剧、揭示内涵的重要核心,本文通过选择普契尼歌剧作品中的三位典型悲剧女性人物咪咪、托斯卡、巧巧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学研究方法,从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两方面对三位女主
当代中国妇女解放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春聆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   中国妇女  
描述: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在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妇女问题,而这些妇女问题的出现无不和中国妇女解放所走过的道路有关。因此,疏理和研究中国妇女解放的理论和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就显得至... >> 详细
寻找自由:兔子四部曲中兔子历程的存在主义初探
作者: 王成峰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兔子四部曲   自由追寻   “处境”   超越   存在主义  
描述: 本文试图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尤其是他的自由理论的基础上,对兔子四部曲中兔子对自由的追寻进行分析。约翰·霍耶·厄普代克(1932—2009)是公认的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四十多年时间里,他勤奋著书,平均一年著书两本。然而,真正让他一直享誉全球的是他倾注三十年心血创作而成的兔子四部曲,其主人公“兔子”更是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形象。兔子被视为当代美国民众的代表。他是一个真正的美国白人:接受教育、服军役、有份工作和家庭而且过着体面的生活。不过,兔子发现他被困住了,生活一团糟,因此他想跳出来,
多丽丝莱辛的追寻
作者: 王晓君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正义   幸福   追寻  
描述: 多丽丝·莱辛作为英国战后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生命中充满了对公平、正义、幸福、写作的追寻。如同笔下的众多女性人物一般,莱辛是一位集众多角色于一体的知识女性:活跃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穿梭于各类左翼作家团体,参加品目繁杂的集会……我们试图对社会活动中、个人幸福道路上、自我实现过程中的莱辛进行评析。在对其人生轨迹分类概括的同时,希望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追寻”的本质及影响。 通过研读国内外莱辛研究专著,及对国内研究所处阶段的分析、判断,认识到莱辛研究中存在的偏差与不足。在通读莱辛回忆录、作品的基础上,一位敢于面
莫里森笔下成长小说《所罗门之歌》的妇女主义解读
作者: 王晓真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原型人物成长之旅   《所罗门之歌》   颠覆成长主义小说传统  
描述: 作为当代最富盛名的美国当代非裔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称自己为:“黑人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带有鲜明的种族、文化和性别特征。《所罗门之歌》是她的第三部小说,曾登上过《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为她捧回过美国国家图书奖,被公认为是标志着她文学创作走向熟的重要作品。这部小说最为独特之处在于,此前托尼·莫里森笔下的所有作品的主角都是女性人物,《所罗门之歌》是她唯一围绕男性人物作为主人公展开故事的小说。更重要的是她采取了西方经典成长小说模型展开叙事。自发表以来,许多评论家都将它视为莫里森创作理
论阿来长篇小说的悲剧性
作者: 王慧君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悲剧内涵   阿来   悲剧人物   艺术表现   长篇小说  
描述: 综观阿来长篇小说创作历程,我们发现,他的小说多着眼于家乡风土人情,描写他们的生存悲剧。在阿来的悲剧故事中,我们能发现许多历史与文化进步中遗落的一种人类共通的悲剧。阿来正是欲通过对家乡悲剧的揭示引发读者的思考。本文试从悲剧性角度出发,解读阿来小说文本背后蕴藏的悲剧性主题,力求从悲剧背后挖掘更多的民族精神力量。前言部分,由阿来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引出其长篇小说中蕴含的历史与人性等悲剧内涵。同时还要说明本论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既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同时也是阿来小说悲剧性研究的创新之作。第一章,主要分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爵士乐时代的悲剧女性黛西
作者: 王晓玉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悲剧性   《了不起的盖茨比》   女性主义  
描述: 爵士乐时代是一个当时美国正处一战之后,进入了短暂的繁荣期,资本积累加剧,消费意识激增,人们急于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在这个新旧交替,百业待兴的年代里,传统的伦理标准和社会习俗受到了强烈的摇撼和冲击,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菲茨杰拉德从广义上借用了爵士乐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比喻,来讽刺这一时代的精神本质,以达到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在这个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阶段,对于如何在女性的金钱与婚姻两者之间进行平衡,将会以更加开放姿态来讨论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谴责女性爱情和婚姻的双重标准:最初以女性的美貌,家庭的富足,
对《鬼途》中二元对立现象的反思
作者: 王剑华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鬼途》   二元对立   帕特·巴克   战争  
描述: 1995年布克奖得主帕特·巴克(1943-)是二十世纪乃至二十一世纪英国文坛杰出的女作家。她的早期作品主要关注工人阶级女性的生活经历和身份认同。然而,《再生》三部曲是她小说创造的重要转折点,先前作品以女性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转为后期作品以男性为主要角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鬼途》交替讲述普瑞尔返回法国战场后的军旅生活以及理弗斯自己所面临的心理危机。迄今为止,评论家往往从女权主义和心理分析的角度来探讨这部小说,本文从二元对立入手着重挖掘其在社会与生活方面的表象。小说中的二元对立引人深思,但很难被人察觉。著名文学
批评话语视角下经典童话的性别研究
作者: 王晓敏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词汇层面   经典童话   句法层面   批评话语分析  
描述: 本论文利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对安徒生的三个经典童话进行了分析,属于社会性别研究,旨在揭示其中性别表征的差异,以及暗含的性别偏见。 社会性别与语言领域的批评家们做了大量研究,以揭露语言中所暗含的性别歧视,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男女不平等的现状,从而为实现男女平等做出贡献。这些研究否定了传统的男女权力关系,而批评话语分析主要关注社会权力的滥用、控制和不平等现象,两者具有共通点,因此,作为一种分析方法,批评话语分析可以用来为性别研究的目的服务。然而,对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做一下回顾,我们发现,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空白。
女性的主体性的丧失与重建:解读欧茨的小说《他们》
作者: 王苏雷   来源: 东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他们》   欧茨   女性主体性  
描述: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美国二十世纪极负盛名的女作家、戏剧家、评论家和诗人,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他们》于197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是欧茨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为她在美国文坛上的地位奠定了基础。评论界对小说中表现出的对女性主体性的关注却鲜有提及。而书中所描述的有关女性问题的这一母题,在欧茨后来的三十多年的创作中不断被用不同的方式诠释。因此,对欧茨作品中的女性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欧茨六七十年代以后的作品。 本论文从主体性的角度,探讨欧茨早期创作中对女性生存的本源性质询:做女性到底意味着什么?这
< 1 2 3 ... 127 128 129 ... 152 153 1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