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1054 条
-
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女性书写策略探析
-
作者:
王晓红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自我书写
书写策略
文学秩序
审美规范
寡妇
严歌苓
女性主义
现当代
-
描述:
在近些年的女性文学秩序中,严歌苓是处在令人关注的位置。她打破了中国现当代女性自我书写文本中单一、封闭的审美规范如女性唠叨和幽怨,小女子散文式的自恋和自得,决绝的女性主义姿态,创设了已被众多评者/读者注意和认同的独特的女性书写策略。
-
近三十年香港女性小说研究述评
-
作者:
王艳芳
来源: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三十年
香港女性小说
研究述评
-
描述:
自20世纪80年代香港文学研究升温,较为完整系统的香港女性文学研究只能忝列为各种版本的香港文学史、港台文学史以至中国女性文学史的附属部分。综观近年两岸三地的香港女性小说研究,史料整理推出一批成果,但整体性的问题研究不足。既有的研究成果则集中于个别作家,研究方法也较为单一。
-
流行天下:二十一世纪中国女性文学观察
-
作者:
王金城
来源:
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她世纪”
流行天下
二十一世纪
女性文学
-
描述:
二十一世纪女性文学以流行天下的姿态占据了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开端。它的流行有其重要原因。即社会进步与女性 地位提高的时代环境;实力作家与作品实力的魅力征服;调情撒娇与话语放纵的市场策略;名家渴盼与隐私窥探的阅读期待。这 种流行预示着文学写作“她世纪”的来临。
-
浅析阿赫玛托娃的创作特点
-
作者:
王晓燕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古米廖夫
阿克梅
阿赫玛托娃
-
描述:
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玛托娃(Анна Андреевна Ахматова)是二十世纪阿克梅主义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提起安娜·阿赫玛托娃(Анна Ахматова)就立刻让人们想到这个人身上的种种光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20世纪俄罗斯的萨福和莫扎特”。荣誉属于伟大的人。她以自己独特的声音歌唱出了女性的内心世界,揭开了世界女性文学新的里程碑。
-
性别意识下的书写策略——意象写作
-
作者:
王新梅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意象写作
书写策略
性别意识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以女性的书写策略,构筑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话语模式,与男性文化符号系统遥遥抗衡,使真正的女性写作成为现实。其中,意象写作成为表现其性别意识的重要途径。而张爱玲的意象写作就是一个有女性意识的她讲述女性自己的形式,一种与男性为主的五四启蒙话语形式决然不同的形式,表现出高度自觉和极为鲜明的性别意识。
-
性别意识下的女性书写策略
-
作者:
王新梅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书写策略
细节描述
性别意识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创作中表现出来的性别意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她以鲜明自觉的性别意识构筑了独特的女性书写风景。她既不认同长久以来以男性为中心的写作,也不趋同男性化的写作惯例。她以女性的书写策略构筑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话语模式,与男性文化符号系统遥遥抗衡,使真正的女性写作成为现实。
-
救赎与忏悔:虹影小说的道德反省与宗教意识
-
作者:
王俊秋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宗教意识
道德反省
虹影
中国文坛
海外华人作家
小说
忏悔
-
描述:
虹影是近年来文坛比较走红的海外华人作家,也是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欧美、澳大利亚、日本、以及台湾地区具有相当影响,然而,在很长的时间里,她在大陆文坛却受到冷落,很少有人评价她,并给以合适的定位,这是一个令人有些迷惑不解的现象。人们对她的了解,更多的是由于文字官司和纠纷。其实,虹影在国外多年,仍然坚持华文写作,并多次获得比较重要的奖项。其创作一直与中国文坛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小说内容和形式上进行着自己的探索。
-
历史合理性中的伦理不合理性―中国文学女性历史主体位置失落的文化原因
-
作者:
王纯菲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伦理历史
伦理压抑
两性互补
-
描述:
中国女性历史压抑的实质是伦理性的。它的复杂在于它源于历史的自然合理性。这种合理性在男权话语的历史性强化中走向反面。历史乃至当下的各种政治性救助,均无力解除女性的伦理压抑。伦理的历史成为遮蔽女性鲜活的自然生命的历史。中国女性伦理宿命被深深镌刻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形成中国女性命运的艺术见证,在这一点上中国女性文学形象与西方女性文学形象具有根本区别。
-
20世纪20年代北京报纸的妇女副刊
-
作者:
王翠艳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空间
妇女启蒙
女性文学
北京报纸妇女副刊
-
描述:
20世纪20年代,《益世报·女子周刊》、《京报·妇女周刊》、《世界日报·蔷薇》等北京报纸妇女副刊的兴起,为新崛起的知识女性提供了在综合性主流媒体中传播启蒙思想、发挥创作才能的话语空间。在中国女性渐次成长为与男性同等的文化和言说主体的历史进程中,它们发挥了重要的载体作用。
-
浅析李清照诗词女性气质
-
作者:
王肖菊
来源:
职业时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词
气质
女性
-
描述:
在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男权社会的宋朝,女人是没有自己的位置的,但李清照以一位女性作家特有的创作心理,凭借自己独特的艺术气质和敏锐的审美情感,从独特的女性视角出发,把切实的生命体验化为一种生命的审美,把古代女性文学创作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