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用女人的眼睛看世界 用世界的眼睛看女人:舍宾智雅女子修养学苑
作者: 吕源   王彦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舍宾智雅女子修养学苑   审美感受   健美训练   教学方式   生活方式  
描述: 2005年的深秋,哈尔滨出现了以“寒地黑土“龙江地区首批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专为女性开设的学苑,这就是“舍宾智雅女子修养学苑”。学苑根据现代女性的特点,设计了女性学、人际关系学、自我形象设计、音乐、美术及影视戏剧欣赏等课程,充分体现了学苑“教授美,启迪美,展现美,修心宜德宜慧,养容宜庄宜雅”的办苑方针。[第一段]
思维在滑翔的徐坤
作者: 王童   徐坤   来源: 小说界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男性文学   男性化   语文教育   文学创作   女性写作   思维   女性文学   小说   徐坤  
描述: 徐坤在文学所里研究的是“女性文学”,但她本人的创作从某种角度来看又是非常男性化。她那幽默调侃的语调,在行文走笔中让人忍俊不禁又有所思所想。而她那北方人豪爽的带有男子汉般的天性与泉思喷涌、机智通达的文气所铺就的文章,往往让人读后如同在
女工阶段就业的探讨(劳动制度改革纪实)
作者: 周晓农   王文杰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女工阶段就业的探讨(劳动制度改革纪实)
女工·妻子·母亲·“状元”(记空军“振兴中华刻苦读书标兵”)
作者: 樊云芳   胡李苗   王素华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女工·妻子·母亲·“状元”(记空军“振兴中华刻苦读书标兵”)
活跃农村基层妇代会应有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锦县妇联关于农村基层妇女工作问题的调查)
作者: 王书艳   李青山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活跃农村基层妇代会应有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锦县妇联关于农村基层妇女工作问题的调查)
愿做不是法官的“法官”(长治市妇联为受害妇女常启中伸冤记)
作者: 王厚生   李建荣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愿做不是法官的“法官”(长治市妇联为受害妇女常启中伸冤记)
奶爸难为-双薪家庭之父职角色初探
作者: 王舒芸   余汉仪   来源: 妇女与两性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扎根理论   父职角色   双薪核心家庭   选择性育儿角色  
描述: 婦女運動在促進兩性平等上已略有斬獲,使得嚴謹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分工在形式上開始鬆動,大量婦女走進就業職場。但若進一步檢視就業婦女在家中被期待扮演的照顧者角色,與面臨的衝突時,可清楚看出,男性對家庭角色的投入,並未相稱於雙生涯家庭的變遷與需求,這使得女性不論就業與否,仍得負擔主要的育兒責任,導致兩性在公領域上很難達到真正的平等。可見,要真正解決在兩性之間的不均等育兒責任分擔、減輕雙薪家庭角色緊張對婦女造成的負向影響,並為達到兩性在職場真正的平等,我們都不能忽略對男性在家庭中,尤其是參與兒童照顧活動的「父
探究缅甸20世纪女性文学发展的必要因素
作者: 王禹力   张泽钰   来源: 财讯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活动   缅甸女作家   西方国家  
描述: 20世纪,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最激烈的时期,是东方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先进的西方文化给东方文学的革新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缅甸的现代文学特别是女性文学开始发展,逐渐从探索阶段发展至成熟阶段。20世纪的女作家们通过描写当代女性的人生和命运,来表现社会的现实生活,从而折射出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浓烈的东方社会的理想色彩。以此来反映出深刻的缅甸文化精神和浓厚的社会愿望。
浅谈美国女性文学作品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
作者: 王旭琴   李娟   来源: 科学中国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身份认同   女性  
描述: 身份认同通常包括了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还包括了自我认同与他人对自我的认可等。马克思女性主义研究者从不同的阶段定义了一个人的身份,后殖民理论运用了“种族”范畴来深入的了解种族间的文化压迫。本文就针对美国女性文学作品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进行分析。
“女性文学”的反思
作者: 陈凤珍   王玉华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活   女性情感   女性作家   新时期   梁启超   妇女文学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反思  
描述: 面对当前女性文学薄弱的边缘化现状,不得不思考一些问题:何为女性文学?中国女性文学如何既能体现女性意识,又能担当社会责任?以及在新的世纪,如何积极探讨女性文学的未来走向?
< 1 2 3 ... 65 66 67 ... 69 70 7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