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与欲望的耦合:小农思想在资本主义文化语境中的变迁——海飞创作论
-
作者:
王芳
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农思想
欲望
暴力
女性
-
描述:
海飞的创作在时空观念、情节设置、女性人物塑造、意象使用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小农思想特色,但其价值观念却深受当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在"父亲之死"的文化背景之下,海飞书写着"欲望"的霸权地位,通过杜民等本能型英雄的胜利以及无处不在的暴力,表现了传统小农思想在当代资本主义文化语境中的适应性,也表现了它的焦虑。其创作为我们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转型时期的角色扮演提供了一个不可替代的文本。
-
论《西湖二集》的文人化倾向
-
作者:
王芳
来源:
湖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意识
《西湖二集》
创作背景
文人化倾向
人物形象
艺术特色
-
描述:
《西湖二集》是一部短篇拟话本小说集,大概刊行于明末崇祯年间,著者署名周清原,别署济川子,武林(即杭州)人士。《西湖二集》是明末重要的拟话本小说,全书共三十四卷,描述了一幅以杭州西湖为背景的社会生活历史画卷,不仅展现了优美的西湖风景,更描述了许多有趣又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故事。它强烈地反映了明末社会政治的腐败,官吏的贪污作恶,百姓的民不聊生,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风俗习惯和部分文人对现状所表现出的生活态度。本文将以《西湖二集》文本为立足点,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文人身份,从文人化的角度分别从以下几个方
-
波伏瓦在中国的接受
-
作者:
王芳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批评
中国
波伏瓦
译介
创作
研究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波伏瓦的作品及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创作与批评、女性学研究及社会生活,研究波伏瓦在中国的接受对当代女性主义文学及社会实践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波伏瓦在中国的接受”选题的选定与研究史梳理,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创新性和价值、研究范围与内容等。 中国对波伏瓦的译介始于1981年,期间经历80年代兴起的存在主义热潮、1986年波伏瓦的逝世、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2008年波伏瓦百年诞辰,在时代需求的推动下,译介工作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小高潮三个阶段后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