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情感的教育价值探究
作者: 王艳丽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情感   教育价值   中学语文教材  
描述: 自新课改以来,情感教育受到教育领域的关注,中学生正处在知、情、意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教学中渗入情感教育对学生情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的对象是人,没有人也就不存在教育,人的成长的需要是教育的基本内容。但长期以来,教育关注的只是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漠视学生真正的需求。教育不是满足学生的需要,而是满足社会的需要,学校成了为社会输出产品的工厂,而“产品”就是学生,这导致了教育的功利主义,遮蔽了教育的本质。知识固然重要,可是它只具有工具价值,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启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情感,让他们的
《看电影》杂志封面的视觉文化呈现
作者: 王艳丽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视觉文化   《看电影》杂志封面   符号   内容分析  
描述: 《看电影》杂志创刊于1999年11月,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电影产业开始繁荣发展的时期,各种电影杂志也开始纷纷改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看电影》杂志顺应潮流,从理论学刊转型为大众娱乐期刊,并成为转型成功的代表。《看电影》杂志创刊十多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发展,确立了其独有的文本风格,不仅打破了老牌电影杂志《大众电影》的统治地位,而且凭借其丰富的内容,高质量的图片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看电影》杂志在广告收益上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其发行量居同类期刊之首,被称为“中国影迷第一刊”。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看电影》杂志1999年
论《凤双飞》
作者: 王艳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艺术手法   凤双飞   人物形象  
描述: 弹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女性为创作主体的韵文体的叙事文学,我国的弹词创作在清代蔚然成风,出现了诸多的弹词著作。这些作品都具有很多共同点。从创作者来说,以女性为主,她们用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女性笔下的文学作品所反映的事物的特点;从文章篇幅来说,这些作品动辄上百万字,花费了作者多年的甚至是半生的心血;从文章内容来说,主人公大多为女性,这些女性都有建立一番功名事业的愿望和才华,并常以女扮男装的人物形象出现。但这些优秀的弹词作品在我国研究甚少,不能与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相比。因此对弹词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清代
想象中的“她”者—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下当代中国电视广告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王艳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广告形象   后现代女性主义   刻板印象   男权主导   消费主义  
描述: 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纵观中外广告的发展史,含有人物元素的广告占了九成以上,其中女性形象的出场频率远远高于男性。女性的形象不仅仅作为一种商业符号,更是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大量出现在广告中,可谓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文化符码之一。八十年代以来,电视在中国大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市场经济的确立催生了广告业的复苏。如今,借住电视强势的影响力,电视广告也仍在广告市场唱着主角;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众文化在中国大陆兴起,同时,中国女新闻工作者发现,在日益崛起的广告业中,女性形象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因此,对广告中
社会变迁中的角色变化:《斯通家史札记》中第二性分析
作者: 王艳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加拿大   女性主义   第二性  
描述: 卡罗尔·希尔兹(1935—2003),一个马尼托巴省温尼伯市的加拿大籍美国人,是当代加拿大极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发表过三本诗集、四部短篇小说及近十部长篇小说。她的《斯通家史札记》一书,曾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五年的两年里先后荣获英国布克文学奖、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美国全国书评界奖、普利策文学奖及奥林治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这是希尔兹的代表作品,标志着她的创作高峰。享有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爱丽丝·门罗和玛格丽特·劳伦斯同样的盛名,希尔兹还是唯一的一位在近短短两年内荣获如此之多奖项的加拿大作家,正是由于《斯通家史
见诸电视的我国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李岭涛   王艳   来源: 当代电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化   妇女事业   公共话语空间   舆论引导功能   教育电视台   真人秀节目   媒介形象   女性形象塑造   形象分析   社会生活  
描述: 随着我国妇女事业的不断进步和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女性在电视上的形象摆脱了单一的"高大全",正日益变得多样化,更加符合我国女性的实际情况,使电视成为解读我国女性"媒介化生存"的较好载体。电视在直接或间接帮助女性确立积极的文化身份的同时,也对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能否获得自觉的文化认同产生着某种深远
严歌苓小说女性形象的影像化研究
作者: 王艳君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视改编   影像化   女性形象   严歌苓  
描述: 随着网络技术及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接触具有视觉及听觉双重效果的信息,文学创作也在借鉴影视的表现手法,注重视觉化和听觉化的叙述效果、画面感、镜头感。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影像化元素,以及这些元素、作品被影视改编后的效果。本文以近几年备受关注的华文女作家严歌苓的作品为例,在学习和吸收同类研究成果,如文学语言到视听语言的转换、小说的影像化元素、剖析其小说被改编的原因等的基础上,侧重对其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深入研究与思考,具体分析其小说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影像化特点,通过小说文本细读与影视作
从坂口安吾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窥探其堕落意识
作者: 王艳馨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坂口安吾   堕落意识   艺术表现   女性形象  
描述: 坂口安吾是二战后“无赖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战后著名评论《堕落论》给处于混乱期的日本国民以巨大的冲击。其后所发表的多部小说作品《白痴女》、《盛开的樱花林下》、《夜长姬与耳男》等等在读者中也引起了热烈地反响,同时更加坚实地奠定了坂口安吾在战后日本文坛的地位。堕落意识是贯穿于坂口安吾文学创作的重要思想之一。目前针对坂口安吾的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绝对孤独的文学理念上。因此,本文旨在以《白痴女》、《盛开的樱花林下》、《夜长姬与耳男》等三部作品为中心,通过分析其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坂口安吾作品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思想——
从依附到自觉: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作者: 王艳峰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形象批评   性别诗学   重构女性文学传统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对具体的批评文本的分析、从两个维度来研究我国20多年来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1、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如何从对男权批评的依附到试图确立女性言说主体、建立女性自己的理论体系的;2、以西
多丽丝·莱辛作品中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解构分析
作者: 王艳君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国文学   小说《野草在歌唱》   逻各斯中心主义   解构分析   文学创作   种族关系   莱辛作品   男权主义  
描述: 作为英国文学最具有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多丽丝·莱辛以多变的文学视角和丰富的文学成果享誉世界文坛。其作品几乎涉及二十世纪各个方面:种族主义、共产主义、女权主义、神秘主义、现代心理学等等。而莱辛作品的最基本主题则是探讨不同种族以及两性之间的关系。 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莱辛孜孜探寻个人在现代社会如何寻求完整人生的道路,无论面对着怎样的挑战。莱辛以此来挑战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在莱辛的很多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她解构逻各斯中心的足迹。《野草在歌唱》和《金色笔记》只是莱辛解构逻各斯中心主题的两个代表作。 出版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