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什么造就了“女强人”
作者: 王艳   来源: 健康生活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特点   女性特点   女强人   女性生理特点   成就动机   成就的需要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遗传基因   父系社会  
描述: 古今中外,出现了许多“女强人”,她们有魄力、有能力、有风度、有韧性,使许多须眉男子交口称赞和甘拜下风。到底是什么因素造就了“女强人”呢?有人认为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有人认为“纯属机遇”,还有人认为是“众星捧月”的结果。但是,心理学家分析认为。“女强人”之所以“强”,主要强在个性上,并指出“女强人”最基本的个性特点有三个:一、她们解除了女性自身的软弱心理。女性的软
里约大冒险
作者: 王艳   来源: 世界环境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保组织   巴西   城市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   代表团   绿色经济   大会   中国   冒险   谈判  
描述: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于6月20日至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而此前在16日正式开幕的,被称作"人民峰会"(Civil Societyevents)的可持续发展对话,则被誉为推进大会谈判进度的重要推手。所谓的"人民峰会",其实是由9个工作组(majorgroup)召集的诸如私营企业、NGO、科学团体、妇女组织等,参与各种重要的会议议题讨论,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立场。北京时间15日晚,笔者随中国NGO代表团奔赴天使之城里约热内卢。
《城堡》中的主要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王艳   陈孜蹈   来源: 科教文汇(下旬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夫卡   《城堡》   女性形象  
描述: 著名小说家卡夫卡的《城堡》中出现的众多女性形象虽然不是故事的主角,但对故事情节的推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作者通过对众多女性的刻画,表达了他对于当时女性生存状况的看法:普通的女性只有攀附权贵,才有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生活,得到别人的尊重,反之,生存状况颇为艰辛,如更有反抗权贵者,则命运更加悲惨。通过对文中主要女性的剖析及归类,可以看到卡夫卡对处在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寄予的深切同情及在这样的父系社会中男性对于女性的普遍观点。
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电影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王艳美   来源: 文化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电影   新时期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形象是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女性形象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变迁的一种体现。本文将从现象分析的角度分析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电影中呈现出的女性形象,并借此探讨时代变迁与少数民族电影中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关系,以及这些女性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
《劝导》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意识
作者: 王艳   丁爱侠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奥斯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意识  
描述: 文章通过比较《劝导》中塑造的女主人公形象特征以及社会对于女性角色定位之间的差别,探寻简·奥斯丁在女性意识和婚姻观方面的改变和发展,深入了解其勇敢挑战传统、积极追求平等的女性主义思想倾向和特征,从而阐述作家在女性主义意识方面颠覆传统、超越时代的现实意义。
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周铭文   王艳   来源: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丁玲   女性形象  
描述: 丁玲是一个十分关注女性命运的作家。她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她作为女性作家所具有的现代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首先表现为女性对自我欲望与情感的肯定和对男性形象的审视,其次表现为女性在失去男性庇护后,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丁玲早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周铭文   王艳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莎菲   女性意识   自杀   日记   社会秩序   丁玲   早期小说   女性自我   意识觉醒   女性形象  
描述: 丁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引人注目,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娼妓、天使、英雄、圣哲、独行侠、弱者、淑女特点集于一身,卑贱与高贵集于一身"。她早期的小说,如《梦珂》、《阿毛姑娘》、《在暑假中》、《自杀日记》、《莎菲女士的
《奇异的插曲》中尼娜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王艳玲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奇异的插曲》   尼娜  
描述: 《奇异的插曲》是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一部名作,剧中男性人物虽然在数量上远远多于女性人物,却被剧作家称作"女人戏",因为凄艳绝美、亦正亦邪的女主角尼娜周旋于并成功控制了多位男性,为我们演绎着一个女人在男权社会中生存困境和生存方式的人生启示录。她勇敢地反抗父亲的权威,向往真正的爱情,鄙视物质主义和科学主义。尼娜的故事承载着剧作家对女性处境、两性关系和人类社会的沉重思考。
被男性英雄世界边缘化的女人:女性诗学视野下《江格尔》与《伊里亚特》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王艳凤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格尔   伊里亚特   边缘化   女性  
描述: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古希腊史诗《伊里亚特》是闻名世界的英雄史诗。这些故事的主角是男性英雄。在男性光环的笼罩下,女人被遮蔽了,她们似乎变得无足轻重。但当我们细读文本时,不能不看到那些被男性英雄世界边缘化的女人,她们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伊里亚特》中的女性形象虽然数量较少,表演机会不多,描写简单,但她们却要承担着战争起因的罪名和战争苦难的结局。相比而言,《江格尔》中的女性不仅人数多,出场率高,描写也相当细腻。但是,蒙古族史诗中的女人同样没有逃脱古希腊史诗中女人的不幸命运。当我们从女性诗学的视角透视战争时,
男性作家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以白先勇《游园惊梦》为例
作者: 王艳蕾   来源: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文学作品   《游园惊梦》   女性  
描述: 本文以白先勇《游园惊梦》为例,探讨男性作家阴性书写策略下所呈现出来的女性角色究竟是怎么样的心理状态呈现。结果发现,如何才能如实的展现女性微妙心理?并非仅只取决于作家个人的生理性别,而是作家在书写时是否泯除了因性别不同而来的差别待遇,达致理论派回返阴阳合一的完美内在和谐,这种理想追求只是逃遁入雌雄同体的妄想当中,性别的越界可标示理论思考与文本阅读策略,也可能进一步模糊了或强化了边界的存在,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 1 2 3 ... 5 6 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