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社会动员与社会营销在成年女性中推广铁强化酱油的有效性
作者: 王波   陈君石   詹思延   孙静   李立明   来源: 卫生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铁缺乏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成年女性   铁强化酱油  
描述: 社会动员和社会营销策略,研究对象为20岁以上的成年女性,研究结局为与缺铁性贫血有关的知识、态度与行为。通过横断面抽样选择样本,分别在基线和1年后对研究对象进行结局评价。结果成年女性知识、态度发生了积极
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形象——批评性话语分析对《雨中的猫》中“对话”分析
作者: 王波   来源: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性话语分析   系统功能语法   女性形象   “对话”  
描述: 语言学理论分析文学语篇是语言学跨学科发展的特点之一,其中,批评性话语分析因其自身优势,可以用于揭示文学语篇中话语所体现的性别、阶级等思想意识。本文利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系统功能语法,通过分析《雨中的猫》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对话",展现了他们的思想意识,进而批判了性别的不平等现象,还原海明威笔下的真实的女性形象。
颠覆与重构之间——对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传媒批评的反思
作者: 王波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问题意识   综合运用   媒介行业   解释力   传媒批评   当代中国   批判   生态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传媒批评以性别权力结构作为切入点,对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在媒介行业中的现实生态展开批判。当代中国的女性主义传媒批评必须具有不同于西方的问题意识和批评指向,应该更多地对女性在媒介行业中的现实生态这一视域予以关注,并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同时,开创对当代中国的传媒现实更具实用性和解释力的方法。学界对女性主义这一批判武器的自省要求我们必须对女性主义传媒批评本身加以进一步的反思。
民俗学视野里的窦娥形象
作者: 王波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窦娥   民俗传统   民俗学秩序   民间模式  
描述: 本文以民俗学的视野为出发点,分别从窦娥的女性形象、窦娥的思想构成、窦娥三桩誓愿的民俗学意义,这三个层面来解析窦娥,把握窦娥形象在民俗学视野下的特定意义之所在,以凸现民俗学在解析具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文学作品时的工具性价值。
冰心笔下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批评研究
作者: 王军   孙静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冰心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作为中国现代女作家的第一人,冰心在女性主义创作中极力讴歌母爱,赞赏知识女性,弘扬两性平等。她在作品中塑造的各类女性形象都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不但温婉贤淑,而且思想前卫,颠覆了以往作家笔下传统的女性形象。此外,冰心在写作过程中采用的独特的书写角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女性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冰心执女性之笔,塑造了独具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特色的女性形象。
女性形象美的价值、形态和构成
作者: 孙静   来源: 服装设计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构成   形态   形象美   价值   女性  
描述: 女性形象美的价值、形态和构成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女主人公命运解读
作者: 孙静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惨命运   红楼梦   源氏物语   审美意识   女子   文学巨著   两个国度   林黛玉   世纪初   女性人物  
描述:18世纪中国文学巨著《红楼梦》和11世纪初日本文学巨著《源氏物语》中,一个个女子的形象在作者笔下温婉动人,其宿命的悲剧又让人不禁感慨"自古红颜多薄命"。相隔七个世纪,地处两个国度,两部巨著中的女性
平安时代日本文学的特点
作者: 孙静华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安时代   分析   日本文学   女性  
描述: 文学是一种文化发展到最富于活力的历史阶段所焕发出来的绚丽光彩,是文化、社会的反映。平安时期成为了王朝女流文学的全盛期。日本平安时代女性文学的繁荣创造了日本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的奇迹。在借鉴外来文化的同时,日本又创作了自己独特的文学体裁,如物语文学等。
冰心的女性意识与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卢春华   孙静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冰心   女性形象  
描述: 冰心是一位女性意识鲜明的中国女作家,对冰心的研究一直是女性主义批评关注的焦点,冰心笔下的女性形象是对当时女性社会地位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间接反映,通过解读冰心思想的女性意识以及其女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我们能够深谙其博大而深邃的女性精神理念,并推动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进程。
中国成年人气流受限与慢性病主要死亡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 兰丰铃   李嘉琛   余灿清   郭彧   卞铮   谭云龙   裴培   陈君石   陈铮鸣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肺疾病   气流受限   慢性病   死亡   慢性阻塞性  
描述: 649例在随访期间死亡。气流正常、GOLD-1-GOLD-4等级的全人群粗死亡率(/1 000人年)分别为5.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