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架起职业女性沟通新桥梁
作者: 王晶   来源: 永康日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架起职业女性沟通新桥梁
从《新英格兰修女》看弗里曼成为女性作家的蜕变历程
作者: 张姗姗   来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蜕变   道德   婚姻   女性形象  
描述: 《新英格兰修女》讲述了一位普通女性摆脱婚姻束缚,追求独身生活的故事。小说具有半自传体性质,从主人公路易莎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抱着独身想法的作者弗里曼的影子。本文意在论证小说实际上记录了作家玛丽·弗里曼突破思想束缚,由一位乡村姑娘蜕变为独立女作家的心路历程。
曹禺戏剧世界中女性形象的存在价值
作者: 王晶晶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曹禺   女性  
描述: 本文通过对曹禺剧作的女性解读,挖掘出曹禺作品中与同时代的作家们不同的创作的特点。用人性化的笔书写女性的生存境遇,解剖了男权社会中女性悲剧的实质。曹禺通过一系列女性人物的塑造,表现了只有改变不平等的男性社会,女性才能真正获得解放。
女性主义电影对女性主体形象的构建
作者: 王晶晶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电影作为再现社会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对创造和确立各种社会成规与性别成规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传统电影中,女性形象往往处于"他者"的地位,处于男性视觉监管之下。那么女性主义电影针对这种现状是如何反击的呢?本文将从"去他者化"说起,从几个方面去尝试剖析女性主义电影对女性主体形象的构建途径。
内米洛夫斯基小说中的女性身份研究
作者: 王晶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犹太人   内米洛夫斯基   身份   女儿   母亲   困境  
描述: 从17世纪至今,身份问题一直是文学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战争导致的人口迁移和流动,使得身份问题一度成为学术界炙手可热的讨论话题,尤其是用来考察移民、亚文化成员、边缘群体以及在全球化中发生急剧社会转型的民族的身份认同等。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是出生在俄国生长在法国的犹太女作家,她以俄国十月革命、一战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形色各异的女性形象。论文从作家的特殊的身份入手,结合犹太民族的历史及作家创作的时代背景,探究这些女性形象的象征意义。论文分七部分对内米洛夫斯基的身份及其作品中的女性身份进行解读,
帝 国 意 识 的 继 承 者——浅析《曼斯菲尔德庄园》中芬妮的人物形象
作者: 王晶晶   梁英君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芬妮   后殖民主义   《曼斯菲尔德庄园》  
描述: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奥斯丁的主要作品之一,其女主人公芬妮是奥斯丁塑造的一大批女性形象中非常独特的一个,但是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分析芬妮的灰姑娘特性或女性意识。本文采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芬妮的人物形象,揭示其作为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继承者的一面。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