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简论池莉作品的男性形象
作者: 王晓梦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生活状态   生活中   池莉作品   简论   婚姻   爱情   男性世界   男人   传统文化  
描述: 作为20世纪末“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池莉的作品是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怀和“原生态”的展示为人所熟知的。她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对男性的书写。她将现实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以及世俗人生中一些无法回避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通过作品中的人物
哈代和福克纳性别观之比较:以《德伯家的苔丝》与《喧哗与骚动》为例
作者: 白晶   王晓姝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代   文学比较   福克纳   性别观   女性主义  
描述: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威塞克斯文丛"中最经典的作品,而《喧哗与骚动》则是美国作家福克纳最喜爱和最成功的一部小说。从两部作品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二者在性别观上的异同。从共同点来说,两人塑造的女性形象都非常鲜活而生动,具有光辉和灰暗两种不同形象,符合正常女性的类别。从不同点来说,哈代的性别观流于消极,因此他塑造的女性在命运和男权社会这两座大山面前抬不起头,而福克纳的性别观则相对积极,体现了他朴素的实现公正、男女平等的人文思想。
美丽的幻象与无情的冷漠──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晓环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冷漠   幻象   女性  
描述: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对一系列女性形象的塑造 ,揭露了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的社会本质 ,美好爱情只能是一种幻象 ,而冷漠无情却是众多女性的本质
女性形象的本色化和主体化——论花间词对“美人”意象的重塑及其意义
作者: 王晓骊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化   本色化   “美人“意象   花间词   文学评论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形象的本色化和主体化——论花间词对“美人”意象的重塑及其意义
卢梭的女性教育观:读《朱莉,或新爱洛伊丝》
作者: 王晓瑞   来源: 快乐阅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卢梭   女性教育观   新爱洛伊丝  
描述: 《朱莉,或新爱洛伊丝》是卢梭的四大名篇之一,它既是一部文学名著,也是一部教育名著。通过这部书信体的小说,卢梭塑造了朱莉这个完美的女性形象,阐释了他的女性教育思想。他从自然主义哲学出发,在女性的爱情、婚姻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有影响力的见解。反思卢梭的女性教育观,对促进当代女性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论晚清社会小说的解构主义审美理想
作者: 王晓岗   来源: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小说   解构主义   国家想象   以吏为师  
描述: 晚清社会小说全面否定封建价值体系,扫荡整个封建官场,解构以吏为师的观念,消解政治小说国家想象的热情,描绘新型女性形象,颠覆男权思想,嘲讽新派人物,具有鲜明的解构主义美学特征。但社会小说陶醉于解构的快意之中,对于建构新的理想则显得力不从心。
卢梭的女性教育观
作者: 王晓瑞   来源: 快乐阅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卢梭   女性教育观   新爱洛伊丝  
描述: 《朱莉,或新爱洛伊丝》是卢梭-的四大名篇之一,它既是一部文学名著,也是一部教育名著。通过这部书信体的小说,卢梭塑造了朱莉这个完美的女性形象,阐释了他的女性教育思想。他从自然主义哲学出发,在女性的爱情、婚姻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有影响力的见解。反思卢梭的女性教育观,对促进当代女性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列·托尔斯泰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
作者: 王晓红   来源: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列·托尔斯泰   玛丝洛娃   文化内涵   安娜   女性形象   吉提  
描述: 列·托尔斯泰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形象各异、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 ,如试图反抗自身命运、追求爱情的安娜 ,温顺善良、富于自我牺牲的圣母形象吉提 ,以及受尽苦难、最终获得新生的玛丝洛娃。这些女性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分别反映了托氏的道德标准、宗教理念和家庭思想 ,同时也揭示了俄国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和作者对俄国社会前途的探索。
新女性的抒情赞美诗-评《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初探》
作者: 王晓峰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新时期   现代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   新女性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时代女性   艺术美   初探  
描述: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逐渐成了文坛上的热门话题,对文学作品的女性形象艺术美的探讨,也越来越被学术界所关注。陆文采同志的《中国现代文学女性形象初探》(辽宁大学出版社)一书,就是一部以现代文学领域内女性系列形象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如果说,爱情是文学作品的母题,那么塑造女性形象的美,则往往是古今作家、艺术家所共同追求的。即以现代作家为例,在庐隐、冯沅君、鲁迅、茅盾、丁玲、柔石、曹禺、巴金这些著名作家的作品中,即沉浮着一群可歌可泣的女性的精灵。她们大都体
永远之女性,领导我们走--论郭沫若小说中的女性崇拜意识
作者: 王晓琴   来源: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崇拜   理想化   郭沫若小说   女性形象   崇高美  
描述: 郭沫若在其一生创作的小说里,塑造的女性形象都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光明圣母"型人物:"五四"时期,"三不从"的觉醒的东方娜拉;三十年代,昂首阔步投身社会改革的女义士;抗战爆发后,在血与火中笑对人生苦难的大女人.她们身上注入了作者的美好理想,是引人走向真善美的圣洁女神,具有崇高美.她们身上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不仅记录了作者的心灵历程,而且展现了20世纪前半期中国时代壮剧的历史画卷,同时映照出中国现代妇女争取解放的光辉历程.郭沫若是以对女性的崇拜与赞美,以将女性形象理想化、审美化、神圣化,作为改革社会实现"人类
< 1 2 3 4 5 ...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