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阿赫玛托娃的创作特点
作者: 王晓燕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国主义   古米廖夫   阿克梅   阿赫玛托娃  
描述: 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玛托娃(Анна Андреевна Ахматова)是二十世纪阿克梅主义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提起安娜·阿赫玛托娃(Анна Ахматова)就立刻让人们想到这个人身上的种种光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20世纪俄罗斯的萨福和莫扎特”。荣誉属于伟大的人。她以自己独特的声音歌唱出了女性的内心世界,揭开了世界女性文学新的里程碑。
战火中女性的新觉醒——论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
作者: 王晓琴   来源: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言说形式   性别意识   中国女性   写作形态  
描述: 20世纪40年代的连绵战火,唤起中国女性的大崛起,使女性文学创作风貌焕然一新:女性性别意识更加深化,强化了"对于自身透彻的觉悟",对女性本体的历史命运和心灵历程的反思达到新的高度;女性写作形态更加多样化,女性文学呈现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女性言说形式更加民族化通俗化,既借鉴西方现代技巧,又汲取中国传统特别是民间文艺的营养,真正走进中国民众特别是妇女心中。
越南汉文小说女作家阮氏点和她的《传奇新谱》
作者: 王晓平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阮氏   女作家   越南汉文小说   《剪灯新话》   才子佳人小说   列女传   女性文学   中国小说   二十八宿  
描述: 越南汉文小说女作家阮氏点和她的《传奇新谱》王晓平从《诗经》以来,直到近人单士厘编的《清闺秀艺文略》,载入文集,有案可稽的女诗人数量可观。蔡琰、谢道韫、徐惠、李治、上官婉儿、薛涛、鱼玄机、李清照、朱淑真、沈宜修等,都留下足以使后人覃思叹息的诗篇。清代的...
我国女性主义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 王晓梅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学学科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教育界开始引进女性主义理论并进入了实践层面的探索.回顾我国女性主义教育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女性学学科建设和女性学课程开设、性别与教育以及学校课程与教材中性别问题的分析上.展望我国女性主义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教师的性别意识研究将是其今后研究的热点问题.
反叛女性与权力话语——从《简·爱》到《苏拉》看权力话语
作者: 王晓玲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话语   反叛   简·爱   苏拉  
描述: 运用福科的权力话语理论 ,比较分析了两部不同时期的女性文学代表作 :《简·爱》和《苏拉》。女性努力挣脱权力话语的束缚而实现自我是它们的共同主题 ,但在反映女主人公的反叛和抗争上 ,两部作品各自又展现了不同的特点
析美国黑人女作家格罗利亚·内勒笔下的七位黑人女性形象
作者: 刘爽   王晓利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觉醒   压迫   女性主义  
描述: 《布鲁斯特街区的女人们》是20世纪著名美国非裔女作家格罗利亚·内勒的代表作。小说分析了七位非裔女性探索女性权利之路的过程,为女性主义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根据人物的行为和思想,书中人物可分为两种:传统女性和激进女性。本书告诉我们,在激进女性的带领下和传统女性的觉醒中,只有女性同胞团结起来,互帮互助,才能使女性权利更好地实现,才能使广大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
中古志怪小说女性形象塑造艺术浅析
作者: 沈晓梅   王晓莉   来源: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人物描写方面,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不像以后的小说那样神形兼备,甚至基本上没有肖像描写,但志怪小说的作者已经开始注意表现所写人物的特定情感和个性,使人物形象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可感性和生动性。浪漫主义象征性艺术手法、第三人称限知叙事、相对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人物对话、诗歌辞赋的运用以及描写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人物形象塑造和性格揭示,一些优秀篇章中的女性形象塑造,都已达到了生动鲜明、栩栩如生的程度。即便这些只是处在萌芽阶段的尝试,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者文摘]
浅析何家英笔下的女性人物
作者: 王晓丽   刘健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意   何家英人物画   女性形象  
描述: 何家英是在当代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的工笔人物画家。他的作品以女性题材为主,以表现出的纯净诗意之美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塑造了一个具有东方诗意女性世界。他笔下的女性或清纯或恬静或婉约或伤感,既富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性气息。何家英的作品意境优雅、构图新颖,线条于简练之中见灵性,设色于朴素之中见华美。
诗人的情怀与画者的思索——浅析何家英笔下的女性世界
作者: 王晓丽   刘健   来源: 鸭绿江(下半月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何家英   人物画   诗意   女性形象  
描述: 何家英是在当代中国画坛上独树一帜的工笔人物画家。他的作品以女性题材为主,以表现出的纯净诗意之美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塑造了一个具有东方诗意女性世界。他笔下的女性或清纯或恬静或婉约或伤感,既富有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性气息。何家英的作品意境优雅、构图新颖,线条于简练之中见灵性,设色于朴素之中见华美。这种独特的绘画语言和审美观念开启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新篇章。
“新女性”的局限——从茅盾小说《创造》看“新女性”的三个特征
作者: 谢东玲   王晓平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行为无目的   思想蜕变   局限   新女性   市民阶级习性  
描述: 茅盾的《创造》塑造了从封建伦理中觉醒、获得思想独立的“新女性”形象。从文本中看,促成“新女性”思想蜕变的原因来源并不明确,她们的思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新女性”比传统女性进步,但她们的行为缺乏目的性,往往只是追求强烈的刺激,因而她们对事物的分析仅停留在表层;她们追求独立与自由,却无法摆脱市民阶级骄奢的生活习性。思想蜕变原因的不明确、行为缺乏目的性、自身阶级的局限性,造成了“新女性”无法建立自身主体性的局限。
< 1 2 3 ... 9 10 11 1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