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与时代差异的影像:老舍、叶广芩对比
-
作者:
王子龙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叙事
宏阔与婉约
叶广芩
老舍
京味
-
描述:
老舍作为现代“京味”文学的开创之祖与当代“京味”文学的“舵手”叶广芩在创作风格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由老舍所构建的京味文学创作体制上,但二人的创作并不是一样的。老舍作为一位男性作家,在经历了清末民初、抗战和建国后早期政治运动,决定了与叶广芩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在经历了建国后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并与20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从人物形象到文学呈现上的不同。从人物形象上看。老舍作品中的不同的女性形象是以他作为一位经历过旧时代与新时代交替的男性是怎样站在男性视角下来审视女性的。而叶广芩作品中的不同
-
“三言”审美价值取向探析:以商人、女性为主体
-
作者:
王子越
来源:
云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
三言
商人
女性
-
描述:
“三言”塑造了众多人物形像,涉及各类各阶层的不同群体。作品对商人、女性这两大群体种种外在行为与内心体验的正面描写,开了文学之先河。其中涉及女性情爱自主意识的约占总量的1/3,表现商人精神的有50多篇
-
寻找自我的历程——《欢乐之家》中莉莉的悲剧研究
-
作者:
王子丹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美国现代女作家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 1862-1937)是20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她在作品中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尤其受到西方女权主义者的推崇,被认为是西方女性主义的先驱作家。华顿了解现代女性的社会地位,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通过细致入微的描述向读者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她的小说远远地超越了同时代的其它美国小说。1930年,她获得全国艺术文学院颁布的金章奖,是美国第一个取得这项荣誉的女作家。
《欢乐之家》是她的成名作,发表于1905年。没有经济地位的女主人公莉莉·巴特依
-
《红楼梦》自杀人物及现象研究
-
作者:
王子溪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尊
抑郁症
二分思维
自杀
《红楼梦》
-
描述:
本论文以《<红楼梦>自杀人物及现象研究》为题,研究对象为小说中出现的十三位自杀人物,包括秦可卿、瑞珠、金哥、守备之子、金钏、鲍二之妻、尤三姐、尤二姐、司棋、潘又安和鸳鸯,以及在小说中出现的种种自杀情节和现象。文章从心理学的视角对这些自杀现象进行定义、分类和归纳,重点是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两方面分析这些自杀人物和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探寻小说设置诸多自杀人物和情节的意义。文章分四章,并有绪论和结论两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价值,简要归纳了《红楼梦》自杀人物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论文所要解
-
霍桑小说哥特艺术的美学审视
-
作者:
王子红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理美学
霍桑
哥特艺术
小说
-
描述: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源远流长。成就斐然的哥特小说更是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阴森恐怖的场景氛围、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事件,以及具有神秘奇幻色彩的超自然现象等哥特情节要素;暴力而又强悍的恶棍式英雄人物对孱弱的不幸女子以及消极且又生性脆弱的男主人公实施无情的迫害。这些特定的哥特主人公在特定的情节中上演着一幕幕“黑色浪漫剧”,演绎着诸如爱情、复仇、因果报应等多种意蕴深远的主题。美国的哥特小说在继承哥特文学传统的同时,尤其注重揭示深藏的罪恶与腐败,挖掘人物复杂的隐性心理,具有特定的心理审美意蕴。 美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