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飞散的女性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奈保尔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飞散的女性   文化认同   特点  
描述: 二十世纪下半叶,后殖民主义开始盛行,与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等共同成为主要的文学批评话语。维·苏·奈保尔以及萨尔曼·拉什迪,石黑一雄,提摩西·默等当代飞散作家描述了不同文化与价值形态,揭示了飞散群体失落、孤独、以及文化身份认同的尴尬处境,并不同程度地关注了文化身份与种族冲突的根源及影响。在小说《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A House for Mr. Biswas)中,当代印度裔英国作家奈保尔将双重文化身份作为小说主题,展现了那些特立尼达印度移民们游离于不同文化价值形态与民族传统之间所面临的文化认同
陕西妇女非政府组织的运行状况研究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公民社会   妇女   非政府组织   运行  
描述: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和政府机构的双重改革的不断深化,非政府组织作为社会公众体系里较为活跃的主体,不仅弥补了国家体系与市场体系遗留的空白,更是发挥着维护民众权利、促进公民社会培育的重要作用,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以及所作出的贡献日益被人们关注和认可。随着社会环境的复杂化和多元化,女性问题在新时期表现出某些新特点,使得女性问题重新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而妇女组织在解决妇女问题、帮助女性实现自我价值上发挥的卓越作用也日渐被学界关注。本文以“陕西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陕西妇源汇性别发展培训中心”、“妈妈环保志愿者
绽放在绳索般的道路上:再论陈染及其创作
作者: 王婷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锋特性   文学创作   陈染  
描述: 陈染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特立独行的重要作家,就像她自己所言,她从来都不是一个主流作家。自八十年代末登上文坛以来,陈染始终坚持在主流文学之外的道路上踽踽独行,始终坚持以高度自觉的性别意识将创作的笔触深入到女性的心灵腹地,表现被历史和社会遮蔽已久的女性的生命经验,表达女性视角下对社会对人生的思索与洞察,探讨人类的生存困境。陈染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她极端个人化的女性书写,大胆的身体话语以及深刻的性别意识,都带动了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使她的创作像一面旗帜,宣告中国女性文学进入到新
中国当代知识女性在工作期待中是否存在性别刻板印象——中西妇女运动发展之比较
作者: 王婷   来源: 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自20世纪中国妇女解放以来,中国女性受惠无穷。尤其是在建国后的50年里,妇女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前所未有地提高,随着眼界的拓宽、能力的提高,中国的女性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中国妇女研究也方兴未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
女性主义视角下《荆棘鸟》中两性关系解读
作者: 王婷玉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两性关系   《荆棘鸟》   女性主义  
描述: 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最负盛名的小说《荆棘鸟》是一部家世小说,讲述了从1915年到1965年移民家族——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故事。之前批评界对小说的研究多集中于女性主义视角,但较少将两性关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亦较少关注小说中的男性角色在父权制社会中的遭遇。本论文致力运用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对小说中的两性关系进行分析。本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结论部分。绪论部分对作家考琳·麦卡洛及其小说《荆棘鸟》做了简要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现状,亦对在分析小说时使用的女性主义相关理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张奇才   王婷婷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莎玛  
描述: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了奈保尔的代表作品《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的莎玛这一女性人物形象。莎玛是一位典型的传统的印度教妇女,生活中受到种种压迫。她试图通过一些途径来反抗并寻求出路。但是由于男权社会的压制,她的反抗只是徒劳的,最终也无法获得独立;与非离散的女性相比,莎玛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她的家族分崩离析,她的丈夫只是个毫无优点的反英雄式的角色。莎玛所代表的离散的女性处于一种无依无靠、濒临绝望的生存状态。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