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劲松】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论蔡畅群众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作者:
王劲松
来源:
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群众工作
联系群众
服务群众
帮助群众
-
描述:
蔡畅是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一生致力于妇女解放事业,她的群众工作思想贯穿于她整个妇女工作的全过程。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蔡畅提出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方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群众工作思想。蔡畅群众工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青少年时代的萌芽,开始投身革命吸收国外先进思想,革命战争时期的实践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不断发展几个阶段。
-
历史语境中女性意识的特质——以女性主义批评女性文学现象为例
-
作者:
王劲松
来源:
社会科学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男权中心主义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评价20世纪女性文学在社会、自然、文化层面的女性自我意识嬗变历程,女性意识经历了两次成熟期、两次异化期。成熟期:(1)五四时期女性意识由反抗封建婚姻的“人”的觉醒的外在性
-
殖民地时空下的女性文学景观:1931—1945年伪满文坛女作家群落考述
-
作者:
王劲松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伪满洲国
女作家群落
女性文学
文坛状况
-
描述:
长达十四年的日本殖民统治下的伪满文坛涌现一大批女作家,呈现出特殊的文学形态。日占初期,满洲地下党培养的左翼女作家萧红和白朗坚持进步文学创作,为日后流亡关内成为抗战文学的主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日占中后期,新进女作家以新文学创作表现女性的觉醒。受战时体制下伪满国策的影响和渗透,一些新进女作家的时局作品起到了粉饰作用。
-
近代东北文化与满洲女作家群落
-
作者:
王劲松
来源:
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满洲女作家
地域文化
近代东北文化
女性文学
-
描述:
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文坛上涌现了一大批女作家,满洲女作家群代表了殖民地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群落。考察这一文化群体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在漫长的自然历史中形成的地域文化基因,"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对东北新文学的影响,现代女学的兴起是东北女性接受现代新思想的外在条件等。这一文学现象,呈现出女性文学和近代东北区域文化的历史价值。
-
伪满洲国校园文化背景中的女性新文学及其存在语境
-
作者:
王劲松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文学
“新女性”观
日本“妇德”
贤妻良母主义
-
描述:
本文通过伪满洲国时期女子校园刊物《萃文季刊》和官方综合性期刊《新满洲》的女学生新文学现象,阐释日本文化殖民对殖民地青年女性渗透和毒害的演进。五四新文化运动生发的追求平等、自由和婚姻自主的新女性观,在殖民主义奴化教育下异化为国家民族性质的贤妻良母主义。贤妻良母主义是战时体制下日本军国主义推行的日本妇德在伪满洲国的移植。摇篮期的殖民地女性文学在五四新思想的自由理念和殖民地国民精神等历史酵素的作用下,承载了沉重而复杂的精神向度,使满洲青年女性的精神趋向由五四新文化影响的个体本位转向了殖民地家国本位的历史变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