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游友基】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新文学初期女性文学中的人生追求
-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新文学初期女性文学中的人生追求
-
独特的戏剧美学追求(白薇剧作论)
-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戏剧、戏曲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打出幽灵塔》
女性作家
白薇
后期剧作
女性意识
戏剧冲突
阶级意识
戏剧美学
现代女性文学
民族意识
-
描述:
独特的戏剧美学追求──白薇剧作论游友基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戏剧创作比较薄弱。较著名的剧作家仅有白薇、袁昌英、赵清阁、杨绛等数名。白薇以剧作登上文坛。1926年4月,陈西滢在《现代评论》"闲话"中介绍了两位女性作家,其中一位是当时"几乎是谁都知道的冰...
-
论萧红作品韵味与文体的独特性
-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体
绘画美
散文美
《生死场》
萧红作品
主题意蕴
《呼兰河传》
日常生活
小说观念
生活化
-
描述:
萧红继丁玲之后崛起,她不倦追求作品韵味与文体的独特性,从而拓展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审美范畴.(一)淡而有味,韵味悠长萧红作品特殊的审美魅力还来自它的淡而有味、韵味悠长.淡,即平淡、清淡,无论取材、构思、表达方式、语言,都显得平淡无奇,朴素无华,然而这些“元素”所创造的形象、意境、情调都有某种韵味,经得起咀嚼和体味.第一,题材的日常生活化与主题意蕴的深刻性.作为左翼作家,她并不热衷于所谓重大题材、热门题材的创作,她的笔下没有革命与恋爱的冲突,也没有突变式的英雄人物,避免了初期左翼文学题材单一、观念大于形象的
-
独特的戏剧美学追求──白薇剧作论
-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赵清阁
访雯
苏斐
白薇
戏剧冲突
人生悲剧
戏剧美学
戏剧创作
袁昌英
游友基
-
描述:
独特的戏剧美学追求──白薇剧作论游友基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戏剧创作比较薄弱。较著名的剧作家仅有白薇、袁昌英、赵清阁、杨绛等数名。白薇以剧作登上文坛。1926年4月,陈西滢在《现代评论》"闲话"中介绍了两位女性作家,其中一位是当时"几乎是谁都知道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