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性在新闻传播中的“存在”状态分析
作者: 鲍海波   来源: 新闻知识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传播主体   女权主义   新闻文本   新闻受众   新闻传播   女性  
描述: 女权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活动和一种政治策略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而且,在文化研究和文化社会学领域之内,对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不断增加的兴趣,已经成为广泛复苏的女权主义和女权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因此,就传媒对女性问题所作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女性在新闻传播中的″存在″状态的分析是对日益兴盛的女性问题研究的最好回应.
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法律问题
作者: 宋海波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法律问题
寻找失去的天空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论
作者: 周海波   孙婧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妇女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本书讨论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探讨了“五四”以来女性解放所提出的社会命题,特别通过冰心、凌叔华、张爱玲、丁玲、王安忆、铁凝等重要女作家的论评,深入论述了女性文学的出路及其面临的问题。
城市语境中的女性情感世界──张欣小说论
作者: 周海波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感世界   张爱玲   张欣小说   城市人   城市语境   小说创作   商业社会   爱情故事   现代城市   女性人物  
描述: 城市语境中的女性情感世界──张欣小说论
“国际妇女运动之母”蔡特金
作者: 秦海波   来源: 决策与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国际   热情   革命   妇女运动   青年人  
描述: 她是一位慈祥又充满着革命热情的老人,满头笼罩着如银的白发,而她的精神健壮得像青年人一样,一双聪慧明亮的大眼睛,炯炯射人。在她的眉宇举动之间,在她的内心和生命之中,充满着斗争经验、革命热情和伟大的力量。
“国际妇女运动之母”蔡特金
作者: 秦海波   来源: 人物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国大革命   克拉   妇女解放   德国社会民主党   莱比锡   国际妇女运动   工人运动   蔡特金   普鲁士   革命斗争  
描述: 她是一位慈祥又充满着革命热情的老人,满头笼罩着如银的白发,而她的精神健壮得像青年人一样,一双聪慧明亮的大眼睛,炯炯射人。在她的眉宇举动之间,在她的内心和生命之中,充满着斗争经验、革命热情和伟大的力量……维德河畔蔡特金这个名字,我们中国人是很熟悉的。但我们有时也会搞错,以为蔡特金就叫蔡特金,甚至以为她姓蔡名特金。其实,蔡特金只是她丈夫的姓。她本人名叫克拉拉,出嫁前姓埃斯内。她父亲是哥特弗里德·埃斯内。
“三八”节起源新探
作者: 秦海波   来源: 百科知识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   世界妇女运动   世界革命   国际劳动   中国妇女运动   妇女选举权   起源   蔡特金   妇女节   国际妇女  
描述: 国际劳动妇女节已深深地根植于广大妇女的生活,并对中国乃至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关于它的起源国内外却少有比较准确的说法。传统的说法定型于1950年2月出版的《中国妇女》杂志第8期的文章《“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简史》。文章写道:“3月8日的国际劳动妇女节,起源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的斗争。在那一天,芝加哥女工们为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盛大的罢工与游行示
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内在矛盾
作者: 周海波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现代女性   文学   传统   现代   矛盾  
描述: 中国现代女性作家,其思想感情和文学写作正处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矛盾之中,对妇女解放、男女平等问题存在的诸多差异性的理解,构成了双重的文化矛盾,同时,倾向中国古典式的审美风格还是西方现代性的审美风格,也是不同作家的不同审美追求。由此,形成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文化和审美特征。
女性文学的少妇心态
作者: 周海波   来源: 中外妇女文摘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女性文学的少妇心态
《爱》的女性哥特解读
作者: 薛海波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节   女性哥特   空间   人物   恐惧  
描述: 托妮·莫里森(1931-)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女作家,也是首位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是世界文坛上一颗格外璀璨的明珠,以她的作品为代表的黑人女性文学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托妮·莫里森思想深刻,她的作品彰显了她的种族身份和性别特征,在借助了种族与性别的同时又超越了它们,在两性和谐和文化融合的理想中促成黑人文化由边缘向主流位移。《爱》是托妮·莫里森的第九部长篇小说,成就了其写作生涯的巅峰,小说描写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期间的一个黑人海滨圣地的生活和爱情,讲述了一个黑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