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海宁,逯明宇】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时不我待——记第16届国际艾滋病大会
-
作者:
于海宁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多伦多
国际艾滋病大会
-
描述:
第16届国际艾滋病大会(IAC)于8月13~18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今年正值人类发现艾滋病25周年,也是发明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之后的第十年。因此,这次大会对于人类认识过去、展望未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会被许多专家和政治人物认为是人类抗击艾滋病的转折点。在这次大会上,除了世界各国的艾滋病专家聚集一堂,交流和商讨防治艾滋病的经验以外,还聚集了包括美国前总统、微软公司主席、民间社团、艾滋病患者、青年与妇女组织、联合国官员、商界以及舆论界在内的170个国家的26000名代表。会议展示了包括从
-
托妮•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女性人物的精神生态解读
-
作者:
黄海宁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生态
黑人女性
自然
-
描述:
1993年,托妮·莫里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美国非裔女性,她的成功表明美国非裔文学经典在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历史地位的永久性确立。莫里森的小说中有其丰富的自然生态描写,但与主流自然抒写不同的是,她更强调文化意蕴下的自然环境。在她的笔下,自然与美国黑人女性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长期以来美国黑人女性就像自然遭受人类控制一样受到白人的压迫和统治,也就是说她们共同处于文化的他者地位。自然既是黑人遭受白人压迫的历史见证,也是他们获得新生,从压迫阴影中自我救赎的希望象征。与此同时,莫里森还关注黑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