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妮•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和《宠儿》中女性人物的精神生态解读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9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黄海宁
【摘要】1993年,托妮·莫里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作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美国非裔女性,她的成功表明美国非裔文学经典在美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历史地位的永久性确立。莫里森的小说中有其丰富的自然生态描写,但与主流自然抒写不同的是,她更强调文化意蕴下的自然环境。在她的笔下,自然与美国黑人女性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为长期以来美国黑人女性就像自然遭受人类控制一样受到白人的压迫和统治,也就是说她们共同处于文化的他者地位。自然既是黑人遭受白人压迫的历史见证,也是他们获得新生,从压迫阴影中自我救赎的希望象征。与此同时,莫里森还关注黑人女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年度】2008
【导师姓名】傅利
【分类号】I712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精神生态视阈下《宠儿》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籍琰 年份:2012
- 2、试论《史记》对女性人物精神生态的观照 作者:王晓红 年份:2011
- 3、《尖尖的枞树之乡》的生态批评解读 作者:周露露 年份:2017
- 4、从荒芜到丰饶 作者:王滢 年份:2006
- 5、生态视野下亚历山大德拉和郝思嘉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昕华 年份:2015
- 6、寻找精神的栖息地——托尼·莫里森小说女性人物精神生态困境阐释 作者:焦小婷 年份: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