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沈】搜索到相关结果 151 条
-
海明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作者:
姜沈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师范大学
国际会议
个人主义
历史意义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外学者
作品
女性形象
海明威
新西兰
-
描述:
由广西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联合主办的海明威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89年7月16日至20日在桂林市松园渡假村召开,这是第一个由美国以外的学者主办的海明威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美、新西兰等国的7名专家教授,以及国内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出版单位的专家教授、研究人员。美国海明威学会主席、北达克达大学英语系主任罗伯特·刘易斯给大会发来热情洋溢的贺电,他称这次会议是一次重要而有历史意义的大会。会议开幕式由厦门大学杨仁敬教授主持,广西师大贺祥麟教授致开幕词,桂林市吴副市长代表市长郑义向大会祝贺。会议期间,中外学者对
-
《等待》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沈芸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哈金
《等待》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
描述:
美籍华裔作家哈金(Ha Jin)在他1999年出版的小说《等待》(Waiting)中,围绕三个主人公讲述了一段关于等待的故事。在等待18年后丈夫终于和妻子离婚,与身为同事并苦等自己18年的女友结婚,但愿望虽终于达成,这位军医却没有迎来幸福结局。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不同成长背景下的两位女性的人物性格分析,来展示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刻关系。
-
论《罂粟之家》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沈燕
来源: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罂粟之家》是当代著名作家苏童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中篇小说之一,这是一篇关于土地改革的文章,讲述了中国地主阶级最终消失的故事。苏童心思细腻,并且善于描写女性形象。女性是苏童写作中的一小部分,却成为体现苏童魅力的主要部分。在小说《罂粟之家》中,刘素子和翠花花是作为在男权主义下的卑微女性形象出现的。本文由此入手,通过对苏童笔下的女性的形象的描述和剖析,试对小说中的刘素子和翠花花两种不同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和比较。
-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
作者:
沈晶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民族解放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
张恨水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沈琴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啼笑因缘》
《满江红》
女子
张恨水
-
描述: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通俗小说的大家,本文从张恨水的两部小说《啼笑因缘》和《满江红》入手,着重分析了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相似之处,从而大致总结出张恨水小说中女主角的形象。
-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
作者:
沈晶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民族解放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对性别的压抑之后,在时代的更替、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之时,在最先觉醒的男性知识分子的提倡下,少数知识分子以被动的姿态寻求女性解放。觉醒之后,她们开始以积极姿态回应,开始寻求自我解放的道路。她们以特殊的方式求证自我,从最初的“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出发,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带着强烈的背离传统伦理道德所规定的女性固有形象。冰心、庐隐、冯阮君、梅娘、丁玲、萧红、张爱玲、苏青等女性作家最先将自身的体验诉诸笔端,以敏感的女性意识对女性生存现状展开描述和建构,从意识的觉醒
-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
作者:
沈晶
来源: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民族解放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对性别的压抑之后,在时代的更替、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之时,在最先觉醒的男性知识分子的提倡下,少数知识分子以被动的姿态寻求女性解放。觉醒之后,她们开始以积极姿态回应,开始寻求自我解放的道路。她们以特殊的方式求证自我,从最初的“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出发,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带着强烈的背离传统伦理道德所规定的女性固有形象。冰心、庐隐、冯阮君、梅娘、丁玲、萧红、张爱玲、苏青等女性作家最先将自身的体验诉诸笔端,以敏感的女性意识对女性生存现状展开描述和建构,从意识的觉醒
-
中国现代文学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识的塑造探究
-
作者:
沈晶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民族解放
女性解放
女性形象
-
描述:
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伦理道德对性别的压抑之后,在时代的更替、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之时,在最先觉醒的男性知识分子的提倡下,少数知识分子以被动的姿态寻求女性解放。觉醒之后,她们开始以积极姿态回应,开始寻求自我解放的道路。她们以特殊的方式求证自我,从最初的“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出发,中国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带着强烈的背离传统伦理道德所规定的女性固有形象。冰心、庐隐、冯阮君、梅娘、丁玲、萧红、张爱玲、苏青等女性作家最先将自身的体验诉诸笔端,以敏感的女性意识对女性生存现状展开描述和建构,从意识的觉醒
-
重耳流亡故事中女性形象的文学原型属性
-
作者:
沈鸿
来源: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原型
流亡故事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晋公子重耳流亡的故事中,先后出现与重耳密切相关的六位女性。她们有的远见卓识、明于事理;有的兼有高贵与卑贱双重属性而又维护人格自尊;还有的甘愿过隐居生活,逃离现实;也有的谦恭礼让,不擅宠专房,具有后妃之德。这些女性形象作为文学角色在历史上都是首次出现,具有文学原型的属性。重耳流亡故事中出现的女性形象很密集,并且绝大多数作为正面角色收录在《列女传》中,所占的比例很高。
-
李商隐爱情诗中女性形象探析(上篇)
-
作者:
沈艳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化倾向
深情
爱情诗
女性形象
-
描述:
李商隐的爱情诗以唯美的笔法,神化的思维方式,塑造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的美已不止于姿态妆容,而是更呈显于内心的悲情与愁苦。诗人将她们诗化、神化、其实都是一种理想化,更是诗人对爱与美的深情化体验。